时间: 2025-04-26 01: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55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作者:孟浩然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傍晚时分,槐树烟雾缭绕,池塘和馆舍笼罩在朦胧的黄昏中。
在客舫中没有知己相伴,心中惋惜与朋友的离别。
蜡烛点亮时,萤火虫的光芒却已熄灭,
枯荷在雨中轻声滴落。
我永远怀念在芸阁的朋友,
此时我孤独地滞留在远方的云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出关后夜宿旅亭时,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此时,唐代正值盛世,文人交往频繁,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念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出黄昏时分的静谧与忧伤,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接着“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因缺乏知己而感到的孤独,令人感受到他对友谊的渴望与珍惜。
后两句“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则又将情感转向了大自然,烛光的灭去与雨滴的声音营造了一个更加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而最后一句“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永恒怀念和漂泊的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强烈的共鸣与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与思念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向夕槐烟起”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D. 午夜
“客中无偶坐”的意思是:
A. 有朋友相伴
B. 没有知己相伴
C. 感到开心
D. 感到疲惫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