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7
寄赵正字
正字芸香阁,
幽人竹素园。
经过宛如昨,
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
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
从此愿忘言。
全诗翻译:
在你那香气四溢的阁楼上,
隐居者在竹林和素雅的园子里。
经过这里仿佛是在昨天,
我回到床上,环境寂静无声。
高飞的鸟儿能够选择自己的树木,
羝羊在草地上自由漫游。
万物的情景现在已然明了,
从此我希望能够忘却言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隐逸、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是唐代诗人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襄阳,后居住在长安及其周边地区。他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孟浩然隐居生活中写成,表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寄赵正字》是一首充满清新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安详。开篇提到的“正字芸香阁”,让人感受到一种清雅的氛围,仿佛能够嗅到花香,看到竹影。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得以升华。在“经过宛如昨”中,诗人反思时间的流逝,似乎一切都如昨日般鲜活,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珍惜。
随后,诗人描写了归卧的状态,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自由与和谐。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悟到“物情今已见”,这一句蕴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显示了诗人心灵的升华与对世俗喧嚣的淡泊。
最后一句“从此愿忘言”,表达了诗人对言语的超然态度,仿佛在说,真正的感受无需多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在唐代文人中颇为流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正字”指的是谁?
“高鸟能择木”中高鸟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忘言”是因为他想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孟浩然《寄赵正字》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意境和哲理,而孟浩然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孟浩然《寄赵正字》与陶渊明《饮酒》:两者同样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陶渊明的作品更倾向于表达对世俗的超脱,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