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9:30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在水乡的广阔无边中,船行在水上借着风。
我羡慕你从此离开,朝夕都能见到故乡。
我也离家已久,南归的心情却不相同。
如果有音信的话,希望在江上能再相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反映了唐代人们对友情的重视。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浩然送别朋友奚三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是孟浩然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深情。开篇的“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辽阔与美丽,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接着,诗人流露出对朋友的羡慕,表达了“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的情感,这种羡慕不仅是对奚三的祝福,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一联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友人境遇对比,显示出诗人虽同在离别,却因生活境遇的不同而感到无奈和惆怅。最后一句“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懈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孟浩然作品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体现了友情、离别与归乡的主题。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水国无边际”描绘的是哪个地方?
A. 河流
B. 水乡
C. 山岳
答案:B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谁?
A. 自己
B. 奚三
C. 朋友
答案:B
“音书若有问”中“音书”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消息和书信
C. 视频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