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02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相聚,一同拜访聪公的禅居。诗人在寂静的石室中,发现绳床上有虎在安睡,四周阴冷的山崖常年积雪,而干涸的山涧却流出甘泉。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在这里的法筵上却能共享同样的欢乐。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与友人访问一位禅师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禅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珍视。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禅居环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联“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中,诗人表达了与友相聚的喜悦,暗含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两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禅居的清幽与宁静:人迹罕至的石室,绳床上安宁的虎,暗示了禅师的深厚修为与境界。而“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表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与禅意的深邃。最后一句“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点明了主题,无论身世背景如何,心灵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在简约中含蓄深远,既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体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禅理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孟浩然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聪公”是指:
A. 一位禅师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将军
诗中“阴崖常抱雪”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温暖
B. 严寒与孤独
C. 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