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登兰山寄张五》

时间: 2025-04-26 02:33:43

诗句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43

原文展示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白话文翻译

在北山的白云之中,隐者自在而快乐。
相望而登高,心随大雁飞去,忧愁也随之消散。
忧愁在暮色降临时升起,兴致在清秋的季节中涌现。
时常见到归村的人,沙滩上行走,渡头暂时停歇。
天边的树木如同荠菜般稀疏,江边的小舟如同明月般静谧。
何时能载着美酒,相聚共醉重阳佳节?

注释

  • 隐者:指隐居山林的人,常用来形容追求宁静生活的人。
  • 相望试登高:意为与友人远望并尝试登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共赏自然的愿望。
  • 心随雁飞灭:形容心情随着飞雁自由而解脱,意在表现心境的开朗。
  • 愁因薄暮起:薄暮时分,孤独的情感升腾而起。
  • 天边树若荠:形容远处的树木稀疏,像荠菜般细小。
  • 江畔舟如月:江边的小舟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明月倒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以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为题材,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于唐代,正值重阳节前夕,诗人登高望远,寄情于自然,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此时,正值秋季,孟浩然感受到深秋的气息,心中涌起对重阳节的向往和祝酒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一首描绘秋景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引入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隐者在白云之间,自得其乐,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心随雁飞灭”,将自己的忧愁与飞雁的自由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他在美丽景色中获得心灵的解脱。愁思在薄暮时分油然而生,正是秋天的凉意与孤独感的叠加,使得情感更加复杂。而“兴是清秋发”,则表现了诗人在清秋时节触动心灵的愉悦和清新。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描绘了归乡的人们,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舒适。最后“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一句,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举杯畅饮,分享重阳的快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描绘了隐者在北山的白云之中,宁静自得的生活。
  2. 相望试登高:与友人远望,尝试攀登高处,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3. 心随雁飞灭:心情如同飞雁般自由,忧愁随之消散。
  4. 愁因薄暮起:薄暮时分,孤独感和忧愁随之而来。
  5. 兴是清秋发:在清秋的季节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6. 时见归村人:偶尔见到归家的村民,生活的气息更加真实。
  7. 沙行渡头歇:描写村人在渡头歇息,增添了生活的细节。
  8. 天边树若荠:远处的树木稀疏,形象生动。
  9. 江畔舟如月:江边的小舟在水面上反射出如月的景象。
  10.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与友人共饮重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畔舟如月”,将舟比作明月,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诗中将心情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快乐,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重阳佳节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代表着思念与离别。
  • 薄暮:象征着孤独与忧愁。
  • 清秋:象征着收获与美好。
  • 树与舟:描绘自然景象,增添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者”指的是谁?

    • A. 隐居的文人
    • B. 农民
    • C. 商人
  2. 诗人希望在重阳节做什么?

    • A. 独自饮酒
    • B. 与友人共饮
    • C. 参加庙会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反映了对友谊与孤独的思考,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诗意、背景及其文化价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御製读五代周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梁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 奉和御製读唐书 奉和御製读隋书 奉和御製读隋书 奉和御製读宋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信手涂鸦 博羊 心字底的字 炀炭 包含暑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推三挨四 包含桢的词语有哪些 趣舍有时 宣承 方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含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尺的成语 金地 白首为郎 捬操踊跃 资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