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7-31 14:15:00

诗句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後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阳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15:00

原文展示: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作者: 秦观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后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阳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悼。诗中提到她在位期间的九年,所颁布的诏令和她的丰功伟绩,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她的威仪高坐,似乎支撑着天地。她的亲人扶助着阳光与月亮,象征着光辉与希望。诗人追忆着朝廷的往事,渴望延续和谐的局面,仿佛羽卫们急匆匆地奔向她的山陵。洛水与嵩峰在天际之外,百官们向西凝望,泪水难以自已。

注释:

  • 东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朝,象征着一个朝代的兴衰。
  • 烈武:指有威望的武将,可能是指太皇太后的丈夫或先祖。
  • 不周天柱:指支撑天地的柱子,这里有比喻的意味,形容太皇太后的重要性。
  • 阳谷日车:象征光明与希望,可能指太皇太后的光辉形象。
  • 班行:指朝廷的班列,也就是官员们的序列。
  • 羽卫:指侍卫,负责保护皇室的人。
  • 永厚陵:太皇太后的陵墓,象征着她的永恒安息。
  • 洛水:指洛水,古代著名的河流,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嵩峰:嵩山的高峰,象征着崇高与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写婉约风格的词作。他的作品情感细腻,富有音乐美,常被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秦观在诗词上的成就显著,尤其在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太皇太后而作,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悲痛气氛。太皇太后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治理与发展,其去世引发了广泛的哀悼,诗中通过对太皇太后生前功绩的回顾,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与怀念。

诗歌鉴赏:

秦观的《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思,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如东朝、阳谷、羽卫等,不仅让人感受到太皇太后生前的威仪与成就,也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她的怀念与哀痛。诗歌开头以“东朝制诏九年称”引入,直接点明了太皇太后的统治时期,接着又通过“烈武功高后世兴”强调了她的功绩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女性权威的认可。

在结构上,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太皇太后的伟大与光辉,而后半部分则是对她离世后朝廷的哀痛与追忆。尤其是“百官西望涕难胜”,通过描绘官员们的哀伤,渲染了整个朝廷的悲痛气氛,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是在悼念一位女性的去世,更是在缅怀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秦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复杂而深厚的情感,使得这首挽词成为了古代文学中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朝制诏九年称:提到太皇太后在位的九年,强调她的权威。
  2. 烈武功高后世兴:歌颂她的武功与政治成就,显示出她对后世的影响。
  3. 坐举不周天柱正:形容她宛如天柱,支撑着国家的稳定。
  4. 亲扶阳谷日车升:暗示她的亲人也在支持着国家的未来与光辉。
  5. 班行尚想延和殿:表达对和谐政局的向往,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
  6. 羽卫俄趋永厚陵:描绘侍卫们急忙奔向太皇太后的陵墓,表现出对她的敬意。
  7. 洛水嵩峰霄汉外:描绘自然景色,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超然。
  8. 百官西望涕难胜:表现出官员们的悲痛,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坐举不周天柱正”,将太皇太后比作支撑天地的柱子,增强了其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洛水、嵩峰)来反映历史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悼念太皇太后,表达对她的敬仰与怀念。通过对其功绩的回顾,诗人不仅在缅怀一位伟大的女性,更是在反思历史与权力的关系,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朝:象征历史与权力。
  2. 烈武:代表军事与成就。
  3. 阳谷:象征光明与希望。
  4. 羽卫:象征保护与尊敬。
  5. 洛水、嵩峰:代表自然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朝”指代哪个朝代?

    • A) 东汉
    • B) 唐朝
    • C) 明朝
    • D) 宋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烈武”是指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一位女性统治者的敬仰和怀念。(对/错)

答案:

  1. A) 东汉
  2. 太皇太后的功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两者都在历史背景下展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秦观传》

相关查询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曹成王碑附诗 别盈上人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巷 送张侍郎(张贾,时自兵侍为华州)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镇州初归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老尽气 草字头的字 方骖并路 言字旁的字 辜恩负义 历届 羊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鸂鷘 鬼火狐鸣 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籍结尾的成语 三十而立 戈字旁的字 驾役 胃脯 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墟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