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10
和孙长史秋日卧病
作者:骆宾王 〔唐代〕
霍第疏天府,潘园近帝台。
调弦三妇至,置驿五侯来。
尚想欢娱洽,吁嗟岁月催。
金坛分上将,玉帐引瑰材。
决胜鲸波静,腾谋鸟谷开。
白云淮水外,紫陌灞陵隈。
节变惊衰柳,笳繁思落梅。
调神和玉烛,掞藻握珠胎。
怅矣欣怀土,居然欲死灰。
还因承雅曲,暂喜跃沈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卧病时的感受。诗开头提到霍去病的远大志向和潘江园的美丽,接着描绘了乐声悠扬、宾客云集的场景。尽管他心中仍怀有欢乐的期望,但不禁感叹岁月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决胜场面和开阔的谋划之地,意象鲜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无奈,尽管在雅乐中稍感欣喜,但终究无法摆脱病痛的困扰。
作者介绍:
骆宾王 (约 640-684),唐朝初期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五言绝句闻名,善于用典和描绘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骆宾王卧病之际,表达了他在病痛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和孙长史秋日卧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病榻上的复杂情感。开篇提到的霍去病和潘园,不仅是历史与自然的结合,也象征着诗人对英雄豪杰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深入,乐声的到来似乎带来了些许的欢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岁月的叹息,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情感。诗人对自然的描绘,尤其是“节变惊衰柳,笳繁思落梅”,在秋风中感受到生命的衰退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生命流转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愁的场景,体现了唐诗特有的艺术魅力。最后的“怅矣欣怀土”,更是将个人的感受与故乡的情感结合,将病痛的沉重与对故乡的思念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霍去病”代表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英雄与理想
c) 自然景象
诗人对岁月的感叹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无奈与惆怅
c) 期待
“节变惊衰柳”中“衰柳”象征什么?
a) 新生
b) 衰老与失落
c) 兴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进一步帮助理解骆宾王及其作品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