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饯郑安阳入蜀》

时间: 2025-05-05 02:58:38

诗句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8:38

原文展示:

饯郑安阳入蜀
作者:骆宾王 〔唐代〕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白话文翻译:

在彭山的山坂之外,城市的边缘很少有人居住。
这里的风俗是三巴地方的,人才却不是百里之外的那种。
我因前路艰难而感到忧伤,而你却在岔路口徘徊。
我在这遥远的烟霞中欣赏风景,岁月却在催促着我。
远远地分隔着凤求凰的野地,渐渐地转往龙的配偶之地。
留下的锦绣并非来自以前的城市,弹琴的地方也只是旧台。
剑门高耸如千仞,石路是五丁开凿的。
大海的客人乘着木筏渡过,仙童则驾着竹子归来。
我的灵魂将离开鹤去得很远,思绪却追随那断了的猿声哀鸣。
唯有那双凫的鞋,飞去又飞回来。

注释:

  • 彭山:今四川省彭州市。
  • 三巴:指今四川一带。
  • 百里材:形容人才的稀缺。
  • 畏途:对艰难的旅途感到恐惧。
  • 凤野龙媒:古代传说中凤凰与龙的象征,代表美好事物。
  • 剑门:剑门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口。
  • 海客:指远道而来的客人。
  • 双凫舄:指一种水鸟的鞋,象征着归来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公元688年-742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诗人,以骈文见长,才华横溢,尤以七言诗和古体诗闻名。其诗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想象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骆宾王为朋友郑安阳送行之际。郑安阳将入蜀,骆宾王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饯郑安阳入蜀》是一首带有送别性质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友人前途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首联“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描绘了送别的地理背景,突出了一种苍凉的氛围。接下来的“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则表达了对地方风俗和人才匮乏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

在诗中,诗人用“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来表现对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迷茫。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又转向美好的回忆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暗示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出送别的沉重与希望。最后“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以双凫的归来象征着友人的再会,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描绘彭山的景象,营造出送别的氛围。
  2.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反映地方风俗与人才的对比,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3.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表现对未来艰难旅途的恐惧与迷茫。
  4.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传达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象征着美好的祝愿与追求。
  6.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怀念过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7.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描绘自然险峻,表现对友人前路的感叹。
  8.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描绘自然与超自然的结合,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9.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表现思念之情,寄托对友人的牵挂。
  10.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以双凫为象征,寄托着重聚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野”、“龙媒”比喻美好的理想。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岁月催”将时间具象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送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尊贵的理想。
  • 剑门:代表艰难险阻。
  • 双凫:象征归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骆宾王的《饯郑安阳入蜀》属于哪种体裁?

    • A. 词
    • B. 诗
    • C. 曲
    • D. 散文
  2. 诗中提到的“剑门”象征什么?

    • A. 美好希望
    • B. 艰难险阻
    • C. 归来
    • D. 乡愁
  3. “心赏风烟隔”中的“风烟”可以理解为?

    • A. 自然景色
    • B. 友人
    • C. 过去的回忆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加直接豪放,而骆宾王的《饯郑安阳入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情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唐诗的高超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骆宾王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庭橘 山中逢道士云公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赠道士参寥 戏题(一作戏赠主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送的词语有哪些 清跸传道 始作俑者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虫字旁的字 失神丧魄 包含猪的词语有哪些 南隆 打开窗户说亮话 干名犯义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包含钵的成语 兀字旁的字 奸怪 而字旁的字 备该 臼字旁的字 铜筋铁肋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