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07
夕次旧吴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
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
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
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
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霞映照下的旧吴地区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人乘舟回望楚国,手握策马向吴地出发,感慨古代的盛德与英雄气概。黄池和赤壁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场,曾经的英灵和文化如今已不复存在,令人唏嘘。诗中提到的鸱夷是失去的英雄,湛卢是名剑,象征着过往的辉煌和无奈的流逝。尽管大地上烟尘弥漫、古迹稀疏,山河依旧在,但人事却已不同。作者悬剑以寄托信念,却也明白失去的东西难以再得。郑风和关月都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最后,诗人感受到西北的云层厚重,东南的气息渐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愈发明显,只有荒凉的台地和湿透的征衣陪伴着他。
作者介绍:
骆宾王,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骈文和古诗闻名,尤其以其七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胸襟广阔、志向高远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逐渐强盛,历史的变迁带来许多思考。诗人游历旧吴,感慨历史的兴衰,借景抒怀,表达对过往英雄与文化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感慨。
《夕次旧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诗人以“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开篇,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湖面波光粼粼,舟行水上,诗人心中满怀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即将到来的吴地的期待。接下来的诗句则逐渐引入历史的纵深,提到“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展现了古代名将的宏图伟业与德行。
诗中“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通过历史典故,交织出战争与英雄的气概,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共鸣。同时,诗人对“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历史瞬息万变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以一种沉重的情绪贯穿,借助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英雄成败的深刻思考。
在诗的最后几句,诗人用“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来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者的感激。荒台和湿衣则象征着孤独与艰辛,诗人以此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吴地的追忆,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怀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孤独,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池”与“赤壁”分别象征什么?
A. 文化与自然
B. 战争与英雄
C. 财富与权力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中,伯通指的是哪个古代隐士?
A. 李白
B. 屈原
C. 陶渊明
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怎样的态度?
A. 愤怒
B. 感慨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