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1:55
晚泊河曲
作者:骆宾王 〔唐代〕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
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
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在这秋天的三个月里,我疲倦地行走在路上,千里之外的潮水正向我涌来。竹箭般的水流穿过,轻舟如木兰花般轻盈地划过水面。金色的堤岸与曲折的河岸相连,贝壳般的塔影映在浮桥上。水面清澈,似乎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星星在遥远的五老山上闪烁。花朵叠起,盛开在宿浪之上,浮叶在凉风中轻轻摇摆。河边的荷花在傍晚显得稀疏,渡口的柳树沾染着寒意。心中惶惑,辛劳的船只在水面漂浮,凄凉的蓬草在风中飘荡。仙舟无法寄托我的希望,我只能在河上独自吟唱。
作者介绍:骆宾王(约公元640年-约公元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律诗见长,曾以《咏鹅》一诗而成名。骆宾王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风格清新,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骆宾王晚年时期,因其在政治上不如意,选择了隐居生活。诗中描绘了他对归乡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渴望。
骆宾王的《晚泊河曲》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河流、船只、花草等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倦行役”和“泛归潮”便展示了他经历的艰辛与归乡的渴望。诗人以“竹箭水”、“木兰桡”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心境的轻盈,仿佛在描绘一个理想的归宿。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金堤连曲岸”与“贝阙影浮桥”则渲染了一种优美而又梦幻的意境,似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这两句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无常,但诗人最终选择了在这条河流中吟唱,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归宿的渴望,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与归属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堤连曲岸”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美丽的自然景象
C. 诗人的理想
“倦行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精力充沛
B. 疲惫不堪
C. 欢快自在
诗的最后一句“河上独长谣”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意
B. 对理想的默默追寻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