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39:47
早发淮口望盱眙
作者:骆宾王 〔唐代〕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早晨出发时,眺望淮口、盱眙的景象。诗中提到四条河流的分流和三座荆山的沉稳,暗示了地理的复杂与历史的沉淀。提到的“徙帝”和“封王”则引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命运。岸边的昏暗与潮水翻涌的声音相呼应,描绘出一种宁静与动荡并存的景象。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理想的坚持,最后以“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结束,意在传达心灵的纯净与坚定。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充满激情和历史感,体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早发淮口望盱眙》创作于诗人早发时,描绘了他在出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早发淮口望盱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开篇以“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引出水系与地理的复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溯,也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变迁。
随着诗句的深入,岸边的“昏涵蜃气”与“潮满应鸡声”构建出一个既静谧又富有动感的场景,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半部分的“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则是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表达,展现了一个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仍坚守初心的人。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无论是自然景象的描绘,还是历史人物的提及,都渗透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探讨。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定。
诗中提到的“四渎”指的是: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鸡声”的意象主要象征: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早发淮口望盱眙》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