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

时间: 2025-04-30 20:46:44

诗句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44

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

原文展示:

地方百里身南面,
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
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
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
此行端为霁威严。


白话文翻译:

身处地方百里,面朝南方,
翻手之间,冷霜与炎热交替。
作为赘婿的我,在牛庭中少有争讼,
长官的斋房与马吏都争相清廉。
邑中丞掾暗中滋生桃李,
案上的文书仅有米盐之类。
治理案件必须听从兄弟的意见,
这次出行正是为了彰显威严。


注释:

  • 地方百里:指的是地方官所管辖的区域,一般指百里之内的地方。
  • 翻手冷霜覆手炎:形容气候变化无常,冷霜与炎热随时交替。
  • 赘婿:指嫁入女方家庭的男子。
  • 牛庭:指庭院,可能指与牛有关的事务,形容生活简单。
  • 长官斋马吏争廉:指地方官员和马吏都争着要清白廉洁。
  • 邑中丞掾阴桃李:指县中官吏暗中交结,桃李象征着朋友和交往。
  • 案上文书略米盐:指案上仅有些许杂文书,形容文书内容的简单琐碎。
  • 治状要须闻岂弟:治理案件需要听从兄弟的意见。
  • 霁威严:指清晰的威严,表明出行的目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理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担任地方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同僚和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地方官的生活和心态。诗中的“冷霜覆手炎”,以生动的自然景象象征社会的复杂和变化多端,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敏锐感知。通过描绘赘婿的生活与官员间的争斗,诗人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不公,尤其是“邑中丞掾阴桃李”的描写,暗示了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暗潮涌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案上文书略米盐”的意象,表现出官场事务的繁琐与琐碎,似乎在暗示地方治理的无奈与艰辛。最后一句“此行端为霁威严”则是对出行目的的强调,显示出诗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时,依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一份清明和威严。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细腻的观察逐渐升华至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方百里身南面:描述诗人所处的地方,强调地方官的身份与责任。
  2. 翻手冷霜覆手炎:感受到气候的变幻,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3. 赘婿得牛庭少讼:通过赘婿的身份,反映出社会身份的差异与生活的琐碎。
  4. 长官斋马吏争廉:揭示官场的廉洁争斗,反映出对清官的渴望。
  5. 邑中丞掾阴桃李:暗示官员间的关系与暗流涌动,展现人情世故的复杂。
  6. 案上文书略米盐:表明官场事务的琐碎和无聊,显示出治理的艰难。
  7. 治状要须闻岂弟:强调治理事务需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反映出谦逊的态度。
  8. 此行端为霁威严:表达出诗人出行的目的,期待能展现出威严与清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冷霜覆手炎”,通过对称的修辞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气候变化比喻为人事的纷繁复杂,生动形象。
  • 象征:桃李象征着关系与交往,反映出官场的人情世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绘,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霜:象征着世态的严酷与变化。
  • :代表着温暖与人情的复杂。
  • 牛庭:象征着简单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琐碎。
  • 桃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交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地方百里身南面”中“百里”指的是: A. 方位
    B. 距离
    C. 人数
    D. 地名

  2. “翻手冷霜覆手炎”中“冷霜”象征着: A. 暖和
    B. 变化无常
    C. 清明
    D. 兴奋

  3. 诗中提到“邑中丞掾阴桃李”,这一句主要反映了: A. 官员的清廉
    B. 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C. 官员的忙碌
    D. 官员的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2.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但更注重个人情怀与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旅途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地方治理与社会观察,而王勃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选编宋代诗歌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解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艺术
  • 《黄庭坚传》 - 介绍黄庭坚的生平与成就

相关查询

摸鱼儿·醉与君 念奴娇·吾年如此 虞美人(大红桃花)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忆秦娥(为曹氏胭脂阁叹)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 双调望江南(赋所见) 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 水龙吟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得意不宜再往 净结尾的成语 铜臭满身 示字旁的字 存亡续绝 颂扬 里字旁的字 忠心赤胆 前臼齿 走之旁的字 白板天子 圣主垂衣 讹滥 啧啧称赏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