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29
题竹尊者轩
平生脊骨硬如铁,
听风听雨随宜说。
百尺竿头放步行,
更向脚跟参一节。
我这一生的脊骨硬得像铁一样,
听风听雨时总是随意而谈。
在百尺高的竹竿上我可以自在行走,
但我更愿意向脚跟的地方再去参悟一节。
“竹尊者”是指以竹为尊的隐士或高人,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格。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直率,古代文人常以竹为友,寄托自己的志向与情操。诗中提到的“竿头”和“脚跟”,分别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内省,显示出一种矛盾而又统一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轼的好友,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出他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并在对比中展现出内心的坚定与探索的欲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脊骨硬如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表现出他在面对风雨时的从容态度。接下来的“百尺竿头”则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他对高远志向的向往。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更愿意向“脚跟”处去探索,这一反转不仅展现了他谦逊的一面,也折射出对自我反省的重视。这种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对比,恰恰体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智慧与平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脊骨硬如铁”)、对仗(“百尺竿头”与“脚跟”)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智慧与平衡,强调坚韧与内省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脊骨硬如铁”主要表达了什么?
“百尺竿头”象征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哪个方面的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到古代文人普遍关注的人生哲理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展现了不同背景下的相似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