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前韵二首》

时间: 2025-05-01 11:39:56

诗句

头白惜春情更兴,花间独醉竞分阴。

泉声醒耳自可乐,不用歌抛满袖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9:56

原文展示:

次前韵二首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头白惜春情更兴,
花间独醉竞分阴。
泉声醒耳自可乐,不用歌抛满袖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岁月渐渐流逝、满头白发时,对春天的情感愈发浓厚。他在花丛中独自陶醉,享受着阴影中的宁静。泉水的声响令人耳目一新,带来快乐,无需通过歌唱来获得财富。

注释:

  • 头白: 头发已经变白,象征年老。
  • 惜春情: 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 分阴: 花间的阴影。
  • 泉声: 溪水的声音。
  • 醒耳: 使人耳朵清醒,意指悦耳。
  • 抛满袖金: 这里的“抛”意指扔掉,“满袖金”指用金子装满衣袖,比喻富贵。

典故解析:

  • 春天: 在中国诗词中,春天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泉水: 泉水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清新和宁静,代表一种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温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重视历史的教训与政治的理智。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年,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常,愈发珍惜眼前的美好,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在头发已经变白的年纪,诗人更加珍惜春天的美好,这种感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深刻的。诗中提到的“花间独醉”,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沉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泉水的声音不仅清脆悦耳,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外在的财富,生活中的小快乐已足以让人心满意足。整体上,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头白惜春情更兴: 年龄增大,头发变白,越发珍惜春天的美好。
    • 花间独醉竞分阴: 在花丛中独自陶醉,享受花间的阴影,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泉声醒耳自可乐: 清澈的泉水声使人耳目一新,带来快乐。
    • 不用歌抛满袖金: 不需要借助歌声来追求财富,反而珍惜眼前的乐趣。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头白”与“春情”、“泉声”与“歌抛”形成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拟人: 泉声被赋予了“醒耳”的功能,体现出自然的活力。
  • 主题思想: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春天: 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 : 代表美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脆弱。
  • 泉水: 代表清新与宁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头白”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年龄增长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认为快乐来自于哪里?
    A. 财富
    B. 自然的声音
    C. 歌唱

  3. 诗中“花间独醉”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贪图享乐
    B. 珍惜当下
    C. 追求名利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虑,而司马光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的诗词研究文章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王侍郎韵寄题医僧道森药山阁 桂子白大监饷酒冰炭 雪中观梅 除夜 雪作泊七里滩 夏日简王尉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净明斋 次韵山居 次韵酬季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酒社诗坛 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裙裾 貝字旁的字 包含怵的词语有哪些 拔来报往 一心一腹 充栋盈车 犬字旁的字 风波平地 十字旁的字 剖蚌得珠 衣屩蓝缕 斗字旁的字 赐饔 笃定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