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58
太行
作者:司马光 〔宋代〕
旬帝胚浑散,愚公辙迹开。
横行四极外,蟠据九河隈。
茀郁天阍近,峥嵘地轴回。
阳崖明草树,阴壑转风雷。
波沓群峰涌,云奔峭壁来。
猿岩垂磊落,龙窟六喧豗。
喷雨惊湍洒,跳星巨石颓。
平涂忧屐拆,跬步戒轮摧。
覆顶千春雪,缘潭万古苔。
谷盘容国士,髓裂饵仙才。
晋市飞樵札,燕郊落烧煤。
棋图分冀野,蚁壤认丛台。
在昔王涂塞,尝闻霸略恢。
严关阴伏甲,间道夜衔枚。
挟诈挥金斗,贪功袭墨縗。
战场空爝火,京观悉蒿莱。
险易曾何变,兴亡只可哀。
隆平方恃德,襟带自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开头提到“旬帝胚浑散”,表达了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接着提到愚公开辙,暗示着人类的奋斗与开创。接下来的句子讲述了太行山脉的高峻与险峻,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诗中提到的“阳崖”和“阴壑”分别指向山脉的阳面和阴面,前者生机勃勃,后者则隐秘而神秘。接着描绘了山中动植物的生机,和云雾在山峦间奔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猿猴和龙窟,展现了太行山的神秘与变幻。
后半部分则转向历史与人事,提到的“晋市飞樵”和“燕郊落烧煤”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同时也暗示着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最后几句则是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退之,北宋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强调历史的教训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风格严谨而朴实。
《太行》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此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士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太行》以其雄壮的气势和深刻的历史感,展现了太行山的壮丽与人类的奋斗精神。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开篇的“旬帝胚浑散”引入了混沌的宇宙,紧接着的“愚公辙迹开”则暗示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勇敢与努力。
诗中通过对阳崖与阴壑的描绘,展现了太行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神秘的内涵。阳光下的草木生机勃勃,阴暗的山壑则充满了风雷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自然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转而思考了历史的兴亡,提到“战场空爝火”,瞬间将读者带入了历史的漩涡,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隆平方恃德”,更是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哲理思考,强调道德与德行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内容上层层推进,情感上由自然的壮丽转向历史的沉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以太行山为主线,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奋斗,同时反映了历史的兴衰与道德的价值。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德行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愚公”象征什么精神?
A. 逃避现实
B. 坚持不懈
C. 追求名利
D. 无所作为
“阳崖明草树”中的“明”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昏暗
D. 模糊
诗中的“战场空爝火”意指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战争的结束
C. 战争的准备
D. 战争的胜利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太行》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