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4:35
原文展示:
侍宴赋得归雁 徐铉 〔唐代〕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 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 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 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只有一只大雁翩翩飞回。 它的叫声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回荡,它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模糊。 不知道它在哪里与云朵一同栖息,在广阔的天空中与雪花一起飞翔。 它常常借助温暖的阳光,以免违背自己纯洁的心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在文学上以诗文著称,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推崇,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参加宴会时所作,通过描绘夜晚归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纯洁心意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归雁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纯洁心意的向往。诗中“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大雁归来的轻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则通过声音和影子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两句“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则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心意的坚守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归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纯洁心意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纯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夜静群动息”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夜晚的喧嚣 B. 夜晚的宁静 C. 白天的喧嚣 D. 白天的宁静
诗中“清音天际远”中的“清音”指的是什么? A. 大雁的叫声 B. 云朵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D. 雪的声音
诗中“阳和常借便”中的“阳和”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阳光 C. 温暖的云朵 D. 寒冷的云朵
诗中“免与素心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B. 对纯洁心意的坚守 C. 对夜晚宁静的喜爱 D. 对大雁归来的喜悦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