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

时间: 2025-04-26 03:01:11

诗句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11

原文展示: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

白话文翻译:

古人渴望躲避世俗,唯恐自己无法达到那种深邃的隐秘境地。
在名山之中,鸟儿欢唱,鸱夷舟在水面上轻轻摇荡。
而我却明白知足常乐,心中所乐在于归隐休息。
并不是那些寻山者,他们忘记了故乡,任意远游。

注释:

  • 昔人:古人,指的是过去的人。
  • 思避世:渴望逃避世俗生活。
  • 惟恐:唯恐,担心。
  • 深幽:深邃而幽静。
  • 禽庆:鸟儿欢歌,禽指鸟类,庆指欢庆。
  • 鸱夷:一种古代捕鱼的舟,形状较长。
  • 顾余:回头看我,意为自我反思。
  • 知止足:懂得满足,及时止步。
  • 恣远游:任意远游,不顾归家。

典故解析:

  • 赤松村:可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隐居之地。
  • 鸱夷舟:象征着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与隐逸的理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49年),字希仁,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失望与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德裕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归隐自然的渴望。诗中表现出他与寻求名利的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展现了李德裕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引用古人对于世俗生活的逃避,表明了他对深幽之境的渴望。接着,他描绘了名山的美丽,鸟儿的欢歌和舟的轻摇,仿佛在呼唤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生活。这种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更加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表达了“知止足”的智慧。他明白真正的快乐在于归隐休息,而不是那些忘记家乡、只顾远游的寻山者。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他的价值观,还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比外在的追求更为重要。

总体来看,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古人渴望避世,担心无法达到深邃的境地。
  2.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鸟儿在名山中欢鸣,鸱夷舟轻轻荡漾。
  3.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而我明白知足常乐,乐在归隐。
  4.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并不像那些忘记故乡的寻山人,任意远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人与寻山者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归属感。
  • 比喻:将归隐生活比作深幽的境地,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意象:利用自然意象(如鸟、舟)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知足常乐的智慧,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松村: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
  • 禽庆:鸟儿的欢鸣,象征着自由与快乐。
  • 鸱夷舟:代表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德裕希望通过诗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热爱世俗生活
    B. 向往隐逸生活
    C. 追求权力与名利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知止足”是指什么? A. 不再追求名利
    B. 继续远游
    C. 追求更多的财富
    答案:A

  3. 诗中与“寻山者”形成对比的对象是谁? A. 古人
    B. 自己
    C. 自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师》

诗词对比

  • 王维与李德裕都是唐代诗人,但王维更注重山水之间的意境,而李德裕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归隐的智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九华山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寄石隐之 寄陈希夷 过华山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瓜州临江亭留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朗咏 癃罢 田字旁的字 国亡种灭 村邻乡舍 扬名显亲 垒石 包含涤的词语有哪些 杀家纾难 贞桂 彐字旁的字 桃弧棘矢 生字旁的字 蛮隶 力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