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11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
古人渴望躲避世俗,唯恐自己无法达到那种深邃的隐秘境地。
在名山之中,鸟儿欢唱,鸱夷舟在水面上轻轻摇荡。
而我却明白知足常乐,心中所乐在于归隐休息。
并不是那些寻山者,他们忘记了故乡,任意远游。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49年),字希仁,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失望与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德裕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归隐自然的渴望。诗中表现出他与寻求名利的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展现了李德裕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引用古人对于世俗生活的逃避,表明了他对深幽之境的渴望。接着,他描绘了名山的美丽,鸟儿的欢歌和舟的轻摇,仿佛在呼唤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生活。这种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更加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表达了“知止足”的智慧。他明白真正的快乐在于归隐休息,而不是那些忘记家乡、只顾远游的寻山者。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他的价值观,还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比外在的追求更为重要。
总体来看,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知足常乐的智慧,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德裕希望通过诗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热爱世俗生活
B. 向往隐逸生活
C. 追求权力与名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知止足”是指什么?
A. 不再追求名利
B. 继续远游
C. 追求更多的财富
答案:A
诗中与“寻山者”形成对比的对象是谁?
A. 古人
B. 自己
C. 自然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