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莎地道士》

时间: 2025-07-31 20:09:11

诗句

莎地阴森古莲叶,游龟暗老青苔甲。

池边道士夸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9:11

原文展示:

赠莎地道士
施肩吾 〔唐代〕
莎地阴森古莲叶,
游龟暗老青苔甲。
池边道士夸眼明,
夜取蟭螟摘蚊睫。

白话文翻译:

在阴森的莎地旁,古老的莲叶静静地生长,
水中游动的龟壳,似乎被青苔覆盖得很久。
池边的道士自夸眼力明亮,
夜里捕捉蟭螟,摘取飞虫的翅膀。

注释:

  • 莎地:指生长莎草的地方,环境阴湿。
  • 古莲叶:古老的莲花叶子,暗示时间的沉淀。
  • 游龟:在水中游动的乌龟,代表了悠闲与静谧。
  • 青苔甲:青苔覆盖在乌龟的壳上,象征自然的侵蚀与时间的流逝。
  • 道士:指修道之人,常与自然和超脱的境界相关。
  • 蟭螟:指一种小虫,常在夜间活动。
  • 蚊睫:蚊子的翅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了道士在自然环境中与生物的互动,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与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及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写景抒怀见长,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施肩吾游历某处时,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道士生活的惬意,反映了对道教生活方式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莎地道士》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道士在静谧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诗中以莎地和古莲叶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阴森的气氛,令人感受到时间在此地的凝固。游龟和青苔的描绘,不仅让人联想到了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接着,诗中提到的道士,凭借“夸眼明”展现了他在夜间捕虫的技艺,显示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莎地阴森古莲叶:描写莎草生长的地方,环境幽暗而神秘,古老的莲叶增添了一种历史感。
  2. 游龟暗老青苔甲:游动的乌龟与青苔的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沉淀。
  3. 池边道士夸眼明:道士自夸眼力好,显示出他对环境的敏锐观察。
  4. 夜取蟭螟摘蚊睫:道士在夜晚捕捉昆虫,表现出他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眼力比作明亮,突出其观察力的敏锐。
  • 拟人:古莲叶和游龟似乎都在诉说时间的故事,增强了环境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的句式整齐,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渗透着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莎地:象征隐秘、宁静的自然环境。
  • 古莲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 游龟:代表悠闲与长寿。
  • 道士:象征修道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莎地主要指什么地方?

    • A. 干燥的地方
    • B. 生长莎草的地方
    • C. 繁华的市区
  2. 道士在夜里捕捉什么虫子?

    • A. 蚊子
    • B. 蟭螟
    • C. 蜻蜓
  3. 全诗表现了哪种生活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享受隐逸
    • C. 渴望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与《赠莎地道士》均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田园的恬淡与自给自足,而后者则通过道士的形象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智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次韵梁粹 立秋 次韵方教采芹亭 次韵陈侍郎谢送牡丹 其二 郑文振席上 大雨 满江红(九日冶城楼) 梦中 次韵刘簿观雪用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 春词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围翠拥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相与为一 诗坛 都辇 心所谓危 田字旁的字 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仙山琼阁 飠字旁的字 是耶非耶 皮字旁的字 贤述 咬指吐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