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效古词》

时间: 2025-05-01 15:06:43

诗句

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双眉长带绿。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43

原文展示:

效古词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莫愁新得年十六,
如蛾双眉长带绿。
初学箜篌四五人,
莫愁独自声前足。


白话文翻译:

不要愁自己刚满十六岁,
就像蛾子一样,眉毛修长带着绿色。
刚开始学习箜篌的只有四五个人,
而莫愁却独自一人,音声却是最为动听的。


注释:

  • 莫愁:这里是一个人名,莫愁是诗中描述的女子。
  • 新得年十六:刚刚年满十六岁,表示青春年少。
  • 如蛾:比喻美丽的女子,蛾的双眉如同弯曲的柳叶。
  • 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象征着音乐和艺术的学习。
  • 声前足:指音声优美,能够引起他人注意。

典故解析:

“莫愁”一词在文中不仅是人名,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青春的无忧无虑。蛾子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而脆弱的东西,反映出青春的美丽以及其短暂性。诗中提到的箜篌,作为古代的乐器,常常与文人的雅趣和艺术修养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出身于文人家庭,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青春和女性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有情感细腻、意象生动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追求个性与独立,诗中反映出年轻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追求,传达了一种青春的自信与美好。


诗歌鉴赏:

《效古词》以“莫愁”作为中心,通过对青春美好瞬间的描绘,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对艺术追求的向往。开篇“莫愁新得年十六”,以轻松的口吻打破了对年龄的焦虑,传达出青春无畏的信念。诗中“如蛾双眉长带绿”,将青春的美丽形象化,表现出女子的娇美与活力。

“初学箜篌四五人”,点明了莫愁在音乐学习中的孤独感,但随后的“莫愁独自声前足”则转化为一种自信与骄傲,显示出她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味,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既有对青春的赞美,也有对艺术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愁新得年十六”: 不要愁自己刚满十六岁,意指年轻无畏。
  2. “如蛾双眉长带绿”: 比喻青春的美丽,形象化地描述了女子的眉目如蛾,生动而优美。
  3. “初学箜篌四五人”: 说明她在音乐学习中并不孤单,周围也有同伴。
  4. “莫愁独自声前足”: 强调她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尽管是独自一人,却能在音声上超越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蛾双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年轻女性对青春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莫愁:象征青春与美丽。
  • :代表脆弱但美好的事物。
  • 箜篌:象征艺术与音乐,代表追求和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 A. 十岁
    • B. 十六岁
    • C. 二十岁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古琴
    • B. 箜篌
    • C. 笛子
  3. 诗人通过“如蛾双眉长带绿”想表达什么?

    • A. 青春的无忧
    • B. 年龄的焦虑
    • C. 美丽的青春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青春与情感。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施肩吾与李清照的作品中都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但施肩吾更侧重于个体的自信与追求,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过笮桥道中龙祠小留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故袍 对月二首 其一 夏夜 闲中自咏 寄姜梅山雷字诗 醉中作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春晚雨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讳疾忌医 铁郭金城 艸字旁的字 輮蹈 两阵 鸾凤和鸣 自愧弗如 殍殣 竖心旁的字 包含擘的词语有哪些 铜煲 至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情商 立此存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