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38:46
原文展示:
乞郡几沈浮。
淮海重游。
却愁无蟹有监州。
认取草堂湖上字,
风雅难留。
投帻拟归休。
屋小如舟。
一生不慕舌为柔。
赢得后来强项令,
为汝低头。
白话文翻译:
请求担任郡守的愿望如同浮沉的波浪。
重游淮海,却感到忧愁,因为那里没有螃蟹,只有监州的烦恼。
在草堂湖边认得的字,虽风雅却难以长存。
我脱下帽子,打算回去休息。
屋子小得像一只小舟。
我这一生不贪图口才的柔韧。
只为赢得后来强大的声望,不得不向你低头。
注释:
- 乞郡:请求担任郡守。
- 沈浮:意指漂浮不定,形容仕途的无常。
- 淮海:指淮河和海的交汇处,是美丽的游览胜地。
- 无蟹:指在某种地方没有美味的螃蟹,表达对美食的惋惜。
- 监州:指监州,是一种官职,可能指代某种烦恼。
- 草堂湖:可能是指草堂寺附近的湖泊,象征文人墨客的雅趣。
- 风雅:风雅之情,指文人追求的高雅情趣。
- 投帻:脱帽,表示一种放松或休息的状态。
- 舌为柔:形容口才柔和流畅。
- 强项令:指后来的声望或成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宣龚,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官场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为李宣龚祝贺默盦太守生日之作,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仕途和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乞郡几沈浮”,表明了对官职的渴望和仕途的不可控,暗含人生如浮萍,随波逐流的无奈。接着提到“淮海重游”,诗人重访故地,心中却充满忧愁,因无蟹而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活中的细腻和深沉。
而后通过“认取草堂湖上字,风雅难留”,表达了对文人雅趣的追求,然而又感叹这些风雅之情难以长久保持,似乎在感慨文人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最后几句“屋小如舟”、“一生不慕舌为柔”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简单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尽管愿意追求声望,但内心仍然渴望一种真实而朴素的生活。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透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乞郡几沈浮: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常,暗示个人志向的漂浮不定。
- 淮海重游:重访旧地,增加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
- 却愁无蟹有监州:用螃蟹比喻美好事物的缺失,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认取草堂湖上字,风雅难留: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对比。
- 投帻拟归休: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屋小如舟:屋子虽小,生活却如舟行于水,象征一种宁静。
- 一生不慕舌为柔:表明了诗人对口才和世俗名利的淡泊。
- 赢得后来强项令,为汝低头:最终承认了世俗的力量,但内心依然保持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屋小如舟”用舟比喻屋子小,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理想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智慧。
意象分析:
- 淮海:象征自然美与个人追求。
- 草堂湖:象征文人高雅情趣与生活理想。
- 蟹:象征美好事物的缺失与生活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乞郡几沈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仕途的渴望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友人的祝福
-
“屋小如舟”比喻了什么?
- A. 生活的安逸
- B. 生活的简单
- C. 生活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蟹”象征着什么?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此诗在对理想与现实的探讨上有相似之处,李白更为豪放,而李宣龚则显得内敛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宣龚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