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13
浪淘沙(九日登钓台怀思溪旧游)
作者: 善珍 〔宋代〕
七十二年翁。曾客吴中。
清游占断水晶宫。
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
追记已陈踪。回首空濛。
凭高荒草夕阳同。
欲同谢公歌舞地,落叶鸣蛩。
这位七十二岁的老人曾经游历过吴中。
在那里的清澈水域中,仿佛占据了水晶宫。
几度在藕花盛开的傍晚归舟,月光映照着烟雾。
追忆往昔的足迹,回头望去却只见朦胧。
站在高处,荒草与夕阳同在。
我想重回谢公的歌舞之地,听那落叶与虫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善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抒情诗闻名。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怀旧游,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浪淘沙》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七十二年翁”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人生的智慧与沉淀。诗人在吴中度过的清闲时光,仿佛在水晶宫中游玩一般,生动展现了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描绘出了一幅典雅的水乡风景,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月光与烟雾交织,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凝固。
“回首空濛”则是对过去的无奈与渴望,虽然一切已成追忆,但这种模糊的回忆恰恰让人更加珍惜。最后的“欲同谢公歌舞地,落叶鸣蛩”则表达了对往昔欢愉的渴望,想要重温谢公的歌舞盛景,落叶与虫鸣声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怀旧情感,既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年翁”指的是谁?
诗中“欲同谢公歌舞地”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回首空濛”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