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32
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
张扩 〔宋代〕
湘潭有客善种花,
晓移根垡来君家。
天公着意为刻蜡,
幻出新苞亦尤物。
至游老仙旧相知,
少年惜花多赋诗。
而今更挽金蕉叶,
与花一处成三绝。
夜阑宝帐攒远山,
钗头馀苍薰醉眠。
明朝红紫麾不去,
妖艳妨人觅佳句。
始信清臞自可人,
此语嘱谁当嘱君。
请为百花作檀越,
得意不妨时击钵。
湘潭有位客人擅长种花,
清晨时将根苗移栽到你家。
天公特意为蜡梅雕刻,
幻化出新芽也是奇妙的美丽。
我与那位老仙人曾经相识,
年轻时爱花吟咏赋诗。
如今又把金蕉的叶子扯来,
与花相伴形成三绝佳品。
夜深时,宝帐聚拢了远山,
钗头的余香让我沉醉入眠。
明天早晨红紫花瓣不离,
这妖艳的色彩妨碍我寻觅佳句。
我开始相信清瘦的身影也可以动人,
这句话该嘱托谁来传达给你?
请你为百花作主祭,
得意之时不妨敲响法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老仙”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隐士,象征着对自然和花卉的热爱与理解。“檀越”本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引申为供奉和祭祀的角色,象征对花卉的敬重。
作者介绍:
张扩(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觉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花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扩在欣赏蜡梅花时所作,表达了对花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张扩的《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以蜡梅为题材,展现出诗人对花卉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行文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蜡梅的赞美,又有对自然美的向往。开篇描绘了湘潭的美丽景致,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诗中“天公着意为刻蜡,幻出新苞亦尤物”一句,表现了自然的巧妙与神奇,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相结合,写出自己与花卉的交融,“而今更挽金蕉叶,与花一处成三绝”,不仅展现了蜡梅的美丽,还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夜阑宝帐攒远山,钗头馀苍薰醉眠”一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优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宁静。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显示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整首诗以蜡梅花为线索,串联起诗人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美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蜡梅花的热爱与赞美,通过描绘自然与花卉的美丽,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杜甫
C. 张扩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天公着意为刻蜡”意指什么?
A. 自然的巧妙
B. 人工的雕刻
C. 花的芬芳
D. 诗人的创作
“夜阑宝帐攒远山”中的“宝帐”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帐篷
B. 夜晚的宁静
C. 远山的美景
D. 诗人的梦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扩的《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前者侧重于花卉的美,后者则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为深入理解诗词提供更丰富的背景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