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09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郑谷 〔唐代〕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
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在这辉煌的夜晚,我们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时光,却又仿佛变得黯淡无光,陷入秋日的忧愁。此时正是望月的好时光,却不知何时会潜伏而来的滴滴雨声,让人心生愁绪。船靠在袁宏渚,帘子低垂着庾亮楼。桂花没有香气,果实也已落下,而兰花的露水与花朵却不再盛开。玉漏声声,似乎增添了萧索之感,金杯却让人无法畅饮。明年美好的景象依然在,希望我们能在神州再度相聚。
郑谷(约 842-908),字稚川,号阮亭,晚唐诗人,生于唐宪宗时期,才华横溢,举止优雅,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正值秋雨时节,诗人寄情于自然景色,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全诗以中秋夜的雨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萧索的夜晚。开篇以“共待辉光夜”引出主题,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但随即转入“翻成黯澹秋”,表达了时光流转带来的忧伤。诗人通过对夜色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特有的清冷与孤寂。
诗中有丰富的意象,如“桂无香实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兰有露花休”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最后两句“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则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抒发了对友人重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既有对眼前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哲思。
全诗围绕中秋节的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期待交织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中提到的“辉光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在诗的哪一句?
诗中“金尊阻献酬”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以月亮为主题,但郑谷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与未来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