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49
原文展示:
赠王贞素先生 徐铉 〔唐代〕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白话文翻译:
先生您已经佩戴了真正的形象,青黑色的头发、红润的面容,骨骼气度清朗。 您掌握的道术秘法尚未传授,只在深院中偶尔听到您步虚的声音。 辽东的城郭经历了多次悲伤,而您在吴市最终改变了姓名。 三十六重天都有您的名册,未来的某一天,您将在何处询问归程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赠给一位名叫王贞素的道士,表达了对王贞素道行高深的敬仰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铉与王贞素交往的过程中创作的,徐铉对王贞素的道行和隐居生活表示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未来归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贞素道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道教修炼境界。诗中“绀发朱颜骨气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王贞素的外貌特征,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道行高深。后文通过对道术秘法的提及和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归宿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终极目标的向往和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贞素道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道教修炼境界,表达了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未来归宿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绀发朱颜”指的是什么? A. 王贞素的外貌特征 B. 王贞素的道行 C. 王贞素的修炼方法 D. 王贞素的隐居地 答案:A
“步虚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修炼的境界 B. 战乱的地方 C. 隐居的生活 D. 道教的秘法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他年何处问归程”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归宿的思考 B. 对道教修炼的向往 C. 对王贞素的敬佩 D. 对战乱的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