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时间: 2025-04-26 13:48:03

诗句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03

原文展示: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岐阳狩猎,满山的翠绿中簪缨点缀。 十年的劳苦梦想,今天终于送师父归去。 曳尾的龟儿应当快乐,乘轩的鹤儿却徒然肥胖。 怀着深情题写小篆,将要挂在那岩门之上。

注释:

  • 岐阳狩:指在岐阳地区进行的狩猎活动。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此处指官员。
  • 翠微:指山色青翠。
  • 曳尾龟:比喻隐居不仕的人。
  • 乘轩鹤:比喻高官显贵。
  • 小篆:古代的一种书体。
  • 岩扉:山洞的门,比喻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著称,尤其擅长诗文。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亦体现了他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为送别一位名叫明道的人归隐西林而作。明道请求徐铉为其隐居的院落题写门额,徐铉因此作诗相送,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支持。首两句回忆了过去的荣耀与繁忙,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用“曳尾龟”与“乘轩鹤”形成鲜明对比,寓意隐居的自在与官场的虚浮。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 回忆过去在岐阳的狩猎场景,簪缨点缀在翠绿的山色中,象征着过去的荣耀与繁忙。
  2.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 十年的劳苦梦想,今天终于送师父归去,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祝愿。
  3.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 用“曳尾龟”比喻隐居的自在,“乘轩鹤”比喻官场的虚浮,形成对比。
  4.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 怀着深情题写小篆,将要挂在那岩门之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曳尾龟”与“乘轩鹤”的对比,突出了隐居的自在与官场的虚浮。
  • 比喻:用“曳尾龟”和“乘轩鹤”分别比喻隐居和官场生活,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归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生活状态,诗人传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的理解和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簪缨:象征过去的荣耀与繁忙。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好。
  • 曳尾龟:象征隐居的自在。
  • 乘轩鹤:象征官场的虚浮。
  • 小篆:象征文化的传承。
  • 岩扉:象征隐居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曳尾龟”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自在 B. 官场的虚浮 C. 自然的美好 D. 文化的传承

  2. 诗中的“乘轩鹤”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自在 B. 官场的虚浮 C. 自然的美好 D. 文化的传承

  3. 诗中的“岩扉”象征什么? A. 隐居之地 B. 官场 C. 自然的美好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徐铉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徐铉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题画九首 花降图 对竹图 题画十首 金阊暮烟图 月来高 和沈石田落花诗 桃花庵歌 题画四首 园林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马之养 頁字旁的字 撒骚放屁 邑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诗库 悲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对症发药 面般 曲阿 友助 披林撷秀 言字旁的字 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当之无愧 倚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