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

时间: 2025-05-06 02:14:10

诗句

西风都是行人恨。

马头渐喜归期近。

试上小红楼。

飞鸿字字愁。

阑干闲倚处。

一带山无数。

不似远山横。

秋波相共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0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辛弃疾
西风都是行人恨。
马头渐喜归期近。
试上小红楼,
飞鸿字字愁。
阑干闲倚处,
一带山无数。
不似远山横,
秋波相共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行人对西风的怨恨,感受到归期的愉悦。试着登上小红楼,看到飞鸿的字迹,字字都充满了愁绪。站在栏杆旁闲倚,眼前是无数的山景,与远处的山不一样,清澈的秋水与明亮的天空交相辉映。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风:指秋风,给行人带来思乡之情。
  • 小红楼: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或景点,象征着温馨与回忆。
  • 飞鸿:指鸿雁,象征思念与离愁。
  • 阑干:栏杆,站在这里观察四周的景色。
  • 秋波:秋天的水波,清澈而明亮。

典故解析:

  • “飞鸿字字愁”寓意鸿雁的书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一带山无数”反映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他在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中表现出色,深受人民爱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诗人思乡或思念友人的情境中写成,反映了他在经历战争与动荡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词的开头以“西风都是行人恨”引入,勾勒出一种秋天的孤独感,表达了行人在西风中所感受到的离愁别绪。随着“马头渐喜归期近”的出现,情绪逐渐向愉悦转变,意味着归家的希望。

接着,词人提到“试上小红楼”,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温馨回忆的场景。这里的小红楼象征着温暖和亲切,仿佛是一个能够暂时忘却烦恼的地方。而“飞鸿字字愁”则再次引发对思念的感慨,鸿雁在古诗词中常常代表着书信与离愁,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无奈与愁苦。

随后,词人转向栏杆旁的景象,“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则是对整个景象的总结,表达了眼前的秋水与山景的和谐美好,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辛弃疾对故土的眷恋及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都是行人恨:描写行人在西风中感受到的离愁,生动地传达了思乡的情绪。
  2. 马头渐喜归期近:暗示归家的希望逐渐增强,情感向快乐转折。
  3. 试上小红楼:引入小红楼的场景,象征温馨和美好的回忆。
  4. 飞鸿字字愁:鸿雁的字句中蕴含着浓厚的思念之情。
  5. 阑干闲倚处:描绘词人悠闲的姿态,享受眼前的美景。
  6. 一带山无数: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震撼之感。
  7. 不似远山横:表达眼前景色与远山的不同,展现多样的景致。
  8. 秋波相共明:结尾处以清澈的秋水总结,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鸿”比作思念的象征,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工整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思乡情与自然美,表现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既孤独又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思念。
  • 小红楼:代表温暖与记忆,是心灵的归处。
  • 飞鸿:象征离愁与思念,传递情感。
  • 阑干:人们与自然的连接,象征静谧的时刻。
  • 秋波:清澈而明亮的水波,寓意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风都是行人恨”中的“行人”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D. 忧伤

  2. “飞鸿字字愁”中的“飞鸿”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离愁
    C. 自由
    D. 家乡

  3. 词中提到的“小红楼”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温馨的回忆
    C. 自然的美
    D. 生命的无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思乡情怀的感慨,但辛弃疾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突显柔美的情感与内心的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菩萨蛮》这首词!

相关查询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 次韵张君寿来见二首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教学退作二首 挽孙处士 赞王来山爱竹祠前枯竹再生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复越悟本寺主僧文蔚惠丹剂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 示都儿学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青路 采字旁的字 清水出芙蓉 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琪的词语有哪些 日升月恒 虫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搴旗虏将 兟兟 凶喘肤汗 砍一枝,损百枝 觊觎之志 楚尾 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钗荆裙布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