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28
承平百事足,鸿都无不有。
策牍试篆隶,丹青写飞走。
纷然四方集,狐兔卒林薮。
何人知有益,长啸呼鹰狗。
奔逃走城邑,惊顾念糊口。
素屏开白云,称我茅檐陋。
濡毫愿挥酒,峰峦映岩窦。
巨石连地轴,飞布泻天漏。
萦山一径通,过水微桥构。
山家烟火然,远寺晨钟叩。
僧从何方来,行速午斋后。
有客呼渡船,隔水惟病叟。
听然发一笑,此处定真否。
人生初偶然,与此谁夭寿。
厄穷妄自怜,一醉辄日富。
客至亦茫然,边我沽斗酒。
在太平盛世中,生活富足,各种事物应有尽有。
我在书写文书,试着用篆书和隶书,画笔下的丹青如飞鸟般灵动。
四面八方的人纷纷聚集,像狐狸和兔子在林中奔跑。
谁能知道这些是否有益,长声呼喊着鹰和狗。
人们在城镇中奔逃,惊慌失措,只顾着生计。
洁白的屏风打开了白云,称我这茅屋简陋。
我希望在笔尖上挥洒美酒,峰峦倒映在岩石的洞口。
巨石与地轴相连,飞布如同天上的漏斗。
婉转的山间小路通向远方,桥下水流潺潺。
山间的烟火袅袅升起,远处寺庙的晨钟敲响。
僧人从何而来,匆匆忙忙赶着午斋。
有客呼喊着渡船,隔着水只见病人。
我听了不禁一笑,这里究竟是真是假?
人生本是偶然,谁能知道自己的寿命。
在困境中自怜自惜,喝醉后便富足了一天。
客人来到时我也茫然,陪着他喝酒。
苏辙,字子瞻,号膺品,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洵的弟弟,苏轼的哥哥。苏辙在文、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诗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是在苏辙对山水画的欣赏与体悟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
《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是一首颇具哲理和艺术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渗透了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开篇便以“承平百事足”引入,表达了在和平安宁的时代,生活的富足与多样。紧接着,诗人通过书法和绘画的比喻,展示了文化的丰富和艺术的魅力,体现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
诗中“奔逃走城邑,惊顾念糊口”,展现了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压力,反映出诗人在繁华与困境之间的矛盾心理。诗人以“素屏开白云”来引入自然的意象,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如“巨石连地轴,飞布泻天漏”,通过宏伟的山水景观,表达了对宇宙与自然法则的理解。
最后,诗人以“客至亦茫然,边我沽斗酒”结束,展现了人在复杂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迷茫与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嘲的幽默感。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鸿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大城市
B. 小村庄
C. 山村
D. 海边
诗中“奔逃走城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惊慌
C. 安宁
D. 疲惫
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A. 乐观
B. 悲观
C. 无奈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