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3:24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至高无上的人究竟在哪里呢?那些陶冶的东西不过是秕糠罢了。世俗的人又怎能知道,楚楚动人的事物只是在华丽的衣裳之下。正当我醉得正酣的时候,我所说的话还不能太过严肃。天意总能战胜人意,还是要看那熟透的黄粱梦。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词皆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散文和诗歌,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晚年,处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局复杂。诗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至人”的思考,引出了对世俗和人性的批判。诗的开头“至人竟安在”便带有一种探索和追问的意味,显露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无奈。接下来的“陶铸皆秕糠”更是指出世人所追求的价值观只是浮华的表象,暗含对社会风气的讽刺与无奈。随后“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中“楚楚”的美好形象在华丽的外表下,显得虚幻而不真实,传达出一种对表象的质疑。
而“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则表现了作者在醉酒状态下的放纵与内心的挣扎,似乎在反映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最后“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则是将主题升华,强调命运的不可捉摸和人力的渺小,黄粱梦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无常的哲学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邃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至人”指的是什么?
A. 高尚的人
B. 普通人
C. 低贱的人
“陶铸皆秕糠”的意思是?
A. 所有的修养都是珍贵的
B. 所有的修养都是无用的
C. 修养与世俗无关
“黄粱梦”用来比喻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虚幻的梦想
C. 现实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