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6
行藩黄屋车何用,上寿瑶阶酒未酣。岂有满庭持汉节,终无个士死淮南。百年正气天为永,一觉忠魂梦亦甘。词客幽怀关世事,悲歌重扣剑之镡。
这辆黄车出征又有什么用呢?在美好的瑶台上酒还未喝醉。难道满庭的人都持有汉朝的节令?却没有一个士人死在淮南。百年的正气永存于天,忠魂在梦中依然甘愿。诗人感怀世事,悲歌不断敲击剑柄。
徐渭(1521-1593),字子舆,号青藤,浙江温州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性。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忠臣的怀念表达对正义与忠诚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孙忠烈公挽章》是一首悼念忠臣的诗,诗中通过对“黄屋车”的质疑,引发对权力和酒宴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追求。诗人徐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对那些为国家献身的士人的崇敬与怀念。
诗的开头部分,徐渭用“行藩黄屋车何用”质问权势与地位的意义,指出即使有权力的象征也无法弥补失去的忠诚与正义。接着,他通过“岂有满庭持汉节”抒发了对当时世道的失望,强调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忠臣似乎已难觅。
接下来的部分则转向理想与信念,诗人认为“百年正气天为永”,强调忠魂的永恒与不灭,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坚守与追求。最后,通过“词客幽怀关世事”展现出他作为文人的悲凉情怀,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徐渭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整首诗通过对忠臣的追忆,探讨了正义与忠诚的价值,警示人们对权力的反思,表达出对历史忠义精神的传承与崇敬。
诗词测试:
“行藩黄屋车”所象征的是什么?
A. 权力与地位
B. 忠诚与正义
C. 财富与奢华
“岂有满庭持汉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忍耐与包容
B. 忠义之士的稀缺
C. 权力的虚无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忆忠臣与正义
C. 享乐生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