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57:27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浑浊的水中开放的荷花,保持着自身的纯洁;在朱色的栏杆旁,月光明亮的时刻,清香散发出来,究竟是为谁而生。
荷花(荷)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纯洁、高雅的象征。它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染污浊,因此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诗中提到的“朱槛月明”,也是古代园林中常见的风景,强调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美丽。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苏辙在文学上成就显著,尤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
该诗创作于苏辙访问洋州,途经园亭时,所见荷花之美,萌生的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自身品德的思考。
苏辙的这首《菡萏轩》以荷花作为主旨,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追求。诗的开头“开花浊水中”,即刻引人注意,浊水与洁花的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荷花在恶劣环境中傲然绽放的场景,体现了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接着,诗人通过“抱性一何洁”强调荷花的高洁品性,表明即使身处污浊环境,荷花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纯净,这一形象不仅令人感叹,也激发了人们内心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则将场景转向夜晚的静谧。明亮的月光映射在朱色栏杆上,荷花散发出的清香,似乎在问:这香气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在这句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追问,似乎在探讨高洁的理想是否能为他人所识得。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极具哲理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在污浊环境中保持高洁品性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荷花这一意象,传达出希望人们能够如荷花般在逆境中保持纯洁与清香,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荷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 清水中
B. 浊水中
C. 干燥的土地上
“清香为谁发”中“为谁”指的是什么?
A. 自己
B. 他人
C. 不明确
诗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对比?
A. 美与丑
B. 高洁与污浊
C. 喜与悲
《静夜思》与《菡萏轩》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菡萏轩》则是对高洁品德的赞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