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0:49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这首诗的意思是:海上的商客长久以来都在筹划自己的机巧,海鸥却知道人类的事情却不知。究竟为何在微小的利益上,管仲与鲍叔也会互相欺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的诗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并往往透过历史反映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海客与鸥的对比,反映出人性中的复杂与利益的诱惑。
《和之美讽古 其二》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读来却发人深省。诗中通过对比海客与鸥的关系,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海客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似乎忘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真诚。鸥虽自由,却也无知,这种无知正是对人类社会复杂关系的讽刺。尤其是“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失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可能因利益而背离初心。整首诗在形象和意象的运用上都十分精妙,刻画了人性中那种脆弱而又复杂的关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欺骗,揭示了即使在亲密的友谊中,利益也可能导致背叛,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客”指的是哪类人?
A. 农民
B. 商人
C. 渔民
D. 学者
“管鲍亦相欺”中的管鲍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孟子与荀子
B. 史记与汉书
C. 管仲与鲍叔
D. 李白与杜甫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性的复杂与利益的诱惑
C. 友情的珍贵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