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5:23
题凤林桥
高仁邱 〔宋代〕
一道长虹跨北河,
往来凭此涉清波。
帆从宝相丛中度,
人向金鳌顶上过。
此日高车题了少,
昔年驱石叙功多。
凤凰已去无遗响,
只此江鸥答棹歌。
这座桥如一道长虹,横跨北河,来来往往的人们都依靠这座桥渡过清澈的水波。船帆在宝相花丛中穿行,行人则在金鳌顶上走过。今天的高车写下了少许的题字,往年却曾在这里运石叙功。如今凤凰已去,再无余音,只有这江鸥在回应着划船的歌声。
典故解析:
“凤凰已去无遗响”暗指往日的辉煌已不在,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兴衰。
作者介绍:高仁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为特点,体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仁邱游览凤林桥时,感慨于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宁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题凤林桥》是一首描绘桥梁和水景的诗,通过对凤林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头用“长虹”形容桥的壮丽,接着用“往来凭此”表现出这座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二者结合,生动展现了桥的宏伟与实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水面上来往的船帆与行人,运用“帆从宝相丛中度,人向金鳌顶上过”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诗中提到的“高车题了少”与“昔年驱石叙功多”,则反映出诗人在此地的经历,感受到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凤凰已去无遗响,只此江鸥答棹歌”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接受。整体来看,诗歌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充满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凤林桥的风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虹”是指什么?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一句?
“凤凰已去无遗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