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时间: 2025-05-04 10:32:21

诗句

平波不尽蒹葭远。

清霜半落沙痕浅。

烟树晚微茫。

孤鸿下夕阳。

梅花消息近。

试向南枝问。

记得水边春。

江南别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2:21

原文展示: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平波不尽蒹葭远。
清霜半落沙痕浅。
烟树晚微茫。
孤鸿下夕阳。
梅花消息近。
试向南枝问。
记得水边春。
江南别后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光亭的晚景。平静的湖水与远处的芦苇交错,尽头似乎无穷无尽。清霜刚刚落下,沙滩上的痕迹也显得浅薄。傍晚的烟雾中,树影变得模糊,孤独的鸿雁正向夕阳飞去。梅花的消息越来越近,试着向南边的枝头询问,是否还记得水边的春天?自从离开江南以后,心中充满了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波:指湖面平静的波纹。
  • 蒹葭:芦苇,生长在水边。
  • 清霜:指清晨的霜。
  • 沙痕:沙滩上的痕迹。
  • 孤鸿:孤独的鸿雁。
  • 梅花:象征着春天和希望。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梅花”常常用来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字与之,号自愚,宋代著名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叶梦得晚年,正值其隐居生活的时期,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故乡江南的思念,反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光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平波不尽蒹葭远”通过“平波”“蒹葭”传达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清霜半落沙痕浅”,则通过清晨的霜与沙滩的痕迹,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往日的追忆,特别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波不尽蒹葭远:湖面平静,远方的芦苇似乎无尽延伸,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2. 清霜半落沙痕浅:晨霜刚落,沙滩上的痕迹显得微弱,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气息。
  3. 烟树晚微茫:傍晚的烟雾中,树影变得模糊,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4. 孤鸿下夕阳:孤独的鸿雁在夕阳下飞行,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5. 梅花消息近:梅花即将开放,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6. 试向南枝问:试图向南方的枝头询问,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思念。
  7. 记得水边春:是否还记得水边的春天,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8. 江南别后人:自从离开江南后,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 拟人:通过“试向南枝问”表现出对自然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孤独的感受,以及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思念,情感细腻且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波:象征宁静与和谐。
  • 蒹葭:象征乡愁与遥远。
  • 清霜:象征清冷与时间的流逝。
  • 孤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 梅花:象征希望与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波不尽”的意思是: A. 湖面波光粼粼
    B. 湖面平静
    C. 湖水湍急

  2. “孤鸿下夕阳”中的“孤鸿”指的是什么? A. 一只雁
    B. 一只孤独的鸟
    C. 一只飞翔的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叶梦得的《菩萨蛮》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融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叶梦得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作 送八弟宝斋入都应试 题沈节母寡鹄轩遗草 石琴篇 过贾阆仙墓 值宿闻乌夜啼 过万年少隰西草堂 岁暮宿锦岩偕邓粤仁兄弟 有拟 锦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戟指嚼舌 畏开头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鸡蛋里找骨头 持梁齿肥 回肠 五圻 近火 水懦民玩 箪瓢屡罄 碰头会 包含谖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击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