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杜拾遗》

时间: 2025-07-31 01:42:12

诗句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

何尝一日不相思。

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

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势攫虎豹,气腾蛟螭,

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

曹刘俯仰惭大敌,

沈谢逡巡称小儿。

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郎官丛里作狂歌,

丞相阁中常醉卧。

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

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

英才特达承天眷,

公卿无不相钦羡。

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

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

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

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己。

已曾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

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

且当事耕稼,

岂得便徒尔。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

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

莺啼二月三月时,

花发千山万山里。

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

为报杜拾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42:12

原文展示

寄杜拾遗 任华 〔唐代〕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英才特达承天眷,公卿无不相钦羡。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己。已曾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且当事耕稼,岂得便徒尔。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莺啼二月三月时,花发千山万山里。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为报杜拾遗。

白话文翻译

杜拾遗,你的名字是杜甫,你的才华非常奇特。我和你分别已经很久了,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杜拾遗,你知道吗?昨天有人朗诵了几篇黄绢词,我感到非常奇特,就问是谁写的,果然是你的作品。你的诗气势如虎豹,气魄如蛟龙,沧海无风也似在鼓荡,华岳平地仿佛要奔驰。曹刘等人读了你的诗都感到惭愧,沈谢等人则自称为小儿。在帝城中,你的名声非常大。人们看到你的作品,无不心惊胆战。你在郎官丛中放声高歌,在丞相阁中常常醉卧。前年皇帝回到长安,你受到恩宠,步入了青云之路。你随皇帝游历,花团锦簇,月光明亮。你的才华出众,受到天子的眷顾,公卿们无不钦佩羡慕。只因你像汲黯一样直言不讳,使得安仁却成了掾吏。现在你避居锦城一角,幕下的英才们每日与你相伴,提着玉壶。你半醉时起舞捋须,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无人能懂。古人制定礼仪只是为了防止俗人,怎能为你而设呢?我不飞不鸣,又有什么意义呢?只等待朝廷中有知己。我已经读过无数的书,拙诗偶尔被人传诵。现在看来这些诗并无多大用处,又不能在朝市中立足。还是专心耕种吧,岂能就这样白白度过。我以南阳的诸葛亮为友,以东山的谢安为邻。闲时常弹琴,闷时则饮酒。二三月时,莺鸟啼鸣,花儿在千山万山中开放。此时此地幽静旷远,无人知晓,我急忙写下这封信,通过驿使,告诉你这一切。

注释

  • 杜拾遗: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左拾遗。
  • 黄绢词:指杜甫的诗作,因其诗文精美如黄绢而得名。
  • 势攫虎豹,气腾蛟螭:形容杜甫的诗气势磅礴,如虎豹般威猛,如蛟龙般雄浑。
  • 沧海无风似鼓荡:比喻杜甫的诗即使平静也充满力量。
  • 华岳平地欲奔驰:比喻杜甫的诗即使平凡也充满动感。
  • 曹刘俯仰惭大敌:曹刘指曹植和刘桢,两人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这里指他们读了杜甫的诗感到惭愧。
  • 沈谢逡巡称小儿:沈谢指沈约和谢灵运,两人都是南朝文学的代表,这里指他们读了杜甫的诗自称为小儿。
  • 郎官丛里作狂歌:指杜甫在官场中放声高歌,不拘小节。
  • 丞相阁中常醉卧:指杜甫在丞相府中常常醉卧,形容其不拘礼法。
  • 积翠扈游花匼匝:形容杜甫随皇帝游历时,周围花团锦簇。
  • 披香寓直月团栾:形容杜甫在月光下值班,周围香气四溢。
  • 汲黯好直言:汲黯是汉代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 安仁却为掾:安仁指杜甫的朋友,因杜甫的直言而被贬为掾吏。
  • 锦城隅:指成都,杜甫曾在成都避难。
  • 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形容杜甫在成都时,幕下的英才们每日相伴。
  • 乍低乍昂傍若无:形容杜甫半醉时的舞姿,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无人能懂。
  • 南阳葛亮为友朋:南阳指诸葛亮,杜甫以诸葛亮为友。
  • 东山谢安作邻里:东山指谢安,杜甫以谢安为邻。
  • 莺啼二月三月时:形容春天的景象,莺鸟啼鸣。
  • 花发千山万山里:形容春天的景象,花儿在千山万山中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与杜甫同时代,曾有交往。他的诗风豪放,与杜甫的诗风有相似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任华写给杜甫的,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提到了杜甫的诗作、官场生涯以及避居成都的生活,反映了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和对其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个性。诗中“势攫虎豹,气腾蛟螭”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杜甫诗作的气势和力量。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杜甫在官场中的不羁和在避难时的闲适,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对杜甫生平和诗作的一次深情回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开篇即点明杜甫的身份和才华。
  2. 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表达对杜甫的思念之情。
  3. 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询问杜甫是否知道有人朗诵他的诗作。
  4. 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表达对杜甫诗作的赞赏。
  5. 势攫虎豹,气腾蛟螭:形容杜甫诗作的气势和力量。
  6. 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比喻杜甫诗作即使平静也充满力量。
  7. 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形容杜甫诗作使其他诗人感到惭愧。
  8. 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描述杜甫在帝城中的名声。
  9.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形容杜甫诗作的影响力。
  10. 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描述杜甫在官场中的不羁。
  11. 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描述杜甫受到皇帝的恩宠。
  12. 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形容杜甫随皇帝游历时的景象。
  13. 英才特达承天眷,公卿无不相钦羡:描述杜甫受到天子的眷顾。
  14. 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描述杜甫因直言而被贬。
  15. 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描述杜甫在成都的生活。
  16. 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形容杜甫半醉时的舞姿。
  17. 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表达对杜甫不拘礼法的赞赏。
  18. 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己:表达对朝廷的期待。
  19. 已曾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描述自己的诗作。
  20. 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表达对诗作的无奈。
  21. 且当事耕稼,岂得便徒尔:表达对耕种的看法。
  22.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23. 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描述自己的闲适生活。
  24. 莺啼二月三月时,花发千山万山里:描述春天的景象。
  25. 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为报杜拾遗:表达对杜甫的思念和急切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等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杜甫诗作的气势和力量。
  • 拟人:如“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等句,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如“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等句,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和对其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个性。诗中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对朝廷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在官场中的不羁和在避难时的闲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对杜甫生平和诗作的一次深情回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豹:比喻杜甫诗作的气势和力量。
  • 蛟螭:比喻杜甫诗作的气势和力量。
  • 沧海:比喻杜甫诗作即使平静也充满力量。
  • 华岳:比喻杜甫诗作即使平凡也充满动感。
  • 黄绢词:指杜甫的诗作,因其诗文精美如黄绢而得名。
  • 郎官丛:指官场。
  • 丞相阁:指丞相府。
  • 青云端:比喻官场的高位。
  • 积翠:形容花团锦簇。
  • 披香:形容香气四溢。
  • 锦城隅:指成都。
  • 玉壶:指酒壶。
  • 莺啼:形容春天的景象。
  • 花发:形容春天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拾遗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2. 诗中“势攫虎豹,气腾蛟螭”形容的是什么? A. 杜甫的诗作 B. 杜甫的书法 C. 杜甫的画作 D. 杜甫的剑术

  3. 诗中提到的“黄绢词”是指什么? A. 杜甫的诗作 B. 杜甫的书法 C. 杜甫的画作 D. 杜甫的剑术

  4. 诗中“曹刘俯仰惭大敌”中的“曹刘”指的是谁? A. 曹植和刘桢 B. 曹操和刘备 C. 曹丕和刘协 D. 曹冲和刘表

  5. 诗中“沈谢逡巡称小儿”中的“沈谢”指的是谁? A. 沈约和谢灵运 B. 沈括和谢安 C. 沈佺期和谢朓 D. 沈璟和谢道韫

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杜甫的《登高》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任华的《寄杜拾遗》: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思念,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寄杜拾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杜甫个人的赞美和思念。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杜甫诗集》
  • 《唐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任华的《寄杜拾遗》,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和参考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竹枝词 其五 竹枝词 其一 台城人工湖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二 台城人工湖 竹枝词 其四 竹枝词三首 其二 竹枝词 其六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省的成语 韦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盛服先生 母字旁的字 中阙 析圭儋爵 东边 无风作有 寇孽 齊字旁的字 形骸之外 竖心旁的字 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社 百万雄兵 豁人耳目 包含染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