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11
孤山二咏(并引)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千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孤山二咏(并引)
孤山上有两株古老的柏树。其中一株被人砍伐,山下的老人自以为儿子已经看见它枯萎了,然而,这株树依然坚韧如金石,比未枯萎的树更为顽强。僧人志诠在它旁边建了个堂,称之为柏堂。这个堂与白公居易的竹阁相连。于是我写下两首诗来记述这事。
柏堂
道人在生前亲手种下这棵树,如今仍然骨骼如鹤、姿态如龙。
两根树干一株神奇的变化,经历了九个朝代的太平年。
忽然惊见华丽的建筑依山而出,恳求给它一个美好的名字以传扬四方。
这棵柏树还未枯死,你可要记住,灰心的时候就来陪伴小乘禅。
竹阁
海山的景象茫茫然,古寺无人,竹子满满一轩。
白鹤不留,归去后没有言语,苍龙依然是种下的后代。
两丛树木宛如萧郎的笔,千亩土地空怀渭水之村。
想要问新诗的遗像,病中维摩诘更无言。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孤山,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柏树的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孤山二咏》通过柏树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柏树的坚韧,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即便经历了风雨仍屹立不倒,给予人们力量与希望。诗中“鹤骨龙姿”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
此外,诗中的“灰心聊伴小乘禅”一句可看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挫折时的淡然态度。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诗人都选择以禅的心态去面对,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豁达。
通过对孤山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画面,充满了哲理与思考,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柏树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孤山上的柏树有多少株?
“鹤骨龙姿”中“鹤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灰心聊伴小乘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