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25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
空馀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
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在新淘的萍岸上,映衬着碧蓝的天空,
船只在水中渐行渐远,瞬间便显得遥不可及。
只留下一座孤独的小岛,成为我吟咏的景致,
再也没有横桨阻碍柳枝的柔美。
红色的旗帜在幽静的水路上随风飘扬,
华丽的帆船在风起浪涌中翩翩起舞。
大家都知道这片水域滋润着同样的雷泽,
何必担心川源中会有枯黄的禾苗呢?
作者介绍:
朱庆馀(约公元8世纪),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往往描绘山水景色,蕴含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诗人应唐中丞之邀游览西湖,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中通过描绘西湖美丽的夏日景色,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朱庆馀的《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是一首描绘西湖夏日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全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宁静与美丽,透过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萍岸新淘见碧霄”,展现出夏日湖边的清新气息,诗人将浮萍与碧空相映衬,构建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下来的“中流相去忽成遥”,通过时间的流逝,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友谊。
“空馀孤屿来诗景”一句,孤岛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结合。而“无复横槎碍柳条”,则描绘了船只自由穿行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祝福。尤其在最后两句,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庆馀
C. 杜甫
D. 白居易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的“萍”指的是什么?
A. 水草
B. 浮萍
C. 荷花
D. 柳树
诗中提到的“红旆”是指什么?
A. 白色船帆
B. 红色的旗帜
C. 灯笼
D. 花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朱庆馀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朱庆馀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表现了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词的魅力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