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7:00
胡夫人挽歌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已哉胡夫人,其寿七十余。
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
髭白发亦白,长号守茅庐。
扶棺埋吴云,来会倾市墟。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胡夫人已经去世,她活了七十多岁。
她的儿子为了母亲的去世而悲痛不已,白发在一夜之间变得像胡须一样苍白。
他的胡须和头发都变白了,长声哀号守在茅庐旁。
将棺材扶起埋葬在吴地的云雾之中,来时与市集倾斜的荒凉。
还有谁会在寒冷的月光下,躺在冰上去寻找鲤鱼呢?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挽歌和咏怀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对亲友逝去的哀悼,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胡夫人挽歌》是梅尧臣为一位长辈胡夫人所作的悼亡之作。诗中通过对胡夫人及其儿子的描写,表现了对母亲逝世的深切哀伤,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胡夫人挽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悼情感,诗人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开篇以“已哉”感叹胡夫人去世,接着描绘她的儿子在母亲去世后白发苍苍、悲号不已的情景,生动呈现了失去母亲的痛苦。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尤其是“长号守茅庐”一句,体现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接下来的“扶棺埋吴云”,不仅描绘了葬礼的情景,更引发人对生死和归属的思考。最后一句“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则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气,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似乎在说,在如此寒冷的夜晚,谁又会在冰上寻找鲤鱼,暗示着生命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契合了悼亡诗的主题,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现了对母亲的追思与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胡夫人挽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中“髭皓如”的意思是?
A. 头发变白
B. 胡须变白
C. 眼泪流淌
D. 声音悲伤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孤独与绝望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的《胡夫人挽歌》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哀伤与生命的无常,而李白则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旅途的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