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53
作者: 徐渭 〔明代〕
红椒碧鲊数夔州,
百网家家白鹭洲。
柳外鸣榔喧隔浦,
夜来燃竹满中流。
长鲸未必愁连弩,
公子仍烦饵一牛。
提向酒家都藿叶,
可怜无计避铛油。
红椒和碧鲊在夔州的水域中数不胜数,
每家每户的渔网下都是白鹭在飞舞。
柳树外传来喧闹的鸣榔声,
昨夜燃竹的火光映照着水流。
长鲸未必会因连弩而感到忧愁,
公子们仍然苦恼于饵料的选择。
提着藿叶去酒家,
可怜无计可施,只能躲避油腻的食物。
作者介绍: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豪放的个性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变,兼具细腻与狂放。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渔人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渔民生活,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以“红椒碧鲊”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渔村场景,色彩鲜明,活泼而生动。接着,诗人通过“百网家家白鹭洲”的描写,展示了渔民的辛勤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柳外鸣榔喧隔浦”则用声音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让人听到渔民的欢声笑语,诗人在此处巧妙运用了环境音效,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夜晚的景象通过“夜来燃竹满中流”表现,火光映照着水面,增添了夜晚的温暖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对渔人艰辛的反思,“长鲸未必愁连弩”提醒人们即便是大鱼也不必忧愁,而“公子仍烦饵一牛”则反映出即便是身处繁华的公子,也有自己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最终,诗人以“提向酒家都藿叶”作结,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奈与选择,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间烦恼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复杂人情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夔州”是指哪个地方?
“鸣榔”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诗人提到的“公子”主要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