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清秋落叶》

时间: 2025-04-24 03:07:24

诗句

白帝乘秋秉素蜺,青娥挟露弄风威。

荣枯不敢违天意,摇落偏当寄客衣。

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

镜中不久繁桃李,愁杀秦川织锦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7:24

原文展示:

赋得清秋落叶
作者: 徐渭 〔明代〕

白帝乘秋秉素蜺,
青娥挟露弄风威。
荣枯不敢违天意,
摇落偏当寄客衣。
大漠霜凄随角散,
孤城月白伴砧飞。
镜中不久繁桃李,
愁杀秦川织锦机。


白话文翻译:

白帝(指秋天)驾着秋风,捧着洁白的云朵,
青娥(指月亮)带着露水,威风凛凛地舞动着。
花的盛衰不敢违背天意,
飘落的叶子恰好落在寄居者的衣衫上。
大漠的霜寒让号角声显得凄凉,
孤独的城里,明亮的月光伴随着砧板的敲打声。
镜子中不久将显现繁盛的桃李,
这让人愁苦的秦川似乎在织锦机上不停地运转。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帝:指秋天,源于古代对自然的拟人化描写。
  • 青娥:指月亮,常用于古诗中形容清冷的景象。
  • 寄客衣:指寄居他乡的人的衣物,表现了流浪感。
  • 砧:砧板,指木工或纺织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 镜中: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典故解析:

  • “白帝”与“青娥”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自然变化与季节流转。
  • “秦川”指代秦地,寓意家乡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亦擅长书法。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以“狂放”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秋时节,正值万物凋零,诗人借秋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忧伤。


诗歌鉴赏:

《赋得清秋落叶》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徐渭通过清秋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白帝”和“青娥”描绘出一种清冷的季节氛围,既有动态的风与露,又有静态的白云,生动展现了秋天的特点。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感叹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流浪,体现了对荣枯的无奈,强调了人无法违抗自然法则的悲哀。尤其是“摇落偏当寄客衣”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根之感,寄居他乡的心情愈加显著。

“大漠霜凄随角散”描绘了秋季萧瑟的景象,孤城的月光映衬着寂寞的生活,砧板声响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而最后两句则通过镜中桃李的繁盛与秦川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徐渭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波动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帝乘秋秉素蜺”:秋天的到来,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2. “青娥挟露弄风威”:月亮带着露水,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美丽。
  3. “荣枯不敢违天意”:花的兴衰皆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4. “摇落偏当寄客衣”:落叶落在过路人的衣服上,暗含流浪与漂泊。
  5. “大漠霜凄随角散”:大漠的霜寒让角声显得更加凄凉。
  6. “孤城月白伴砧飞”:孤独的城市中,月光照耀着砧板的声响。
  7. “镜中不久繁桃李”:镜中反映出桃李的繁盛,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8. “愁杀秦川织锦机”:秦川的愁苦如同织锦机上的忙碌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帝”、“青娥”,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增强了诗意。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类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落叶,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变化。
  • 月亮:代表孤独与清冷,同时也是思乡的寄托。
  • 落叶:隐喻生命的无常与漂泊感。
  • 砧板声: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劳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帝”指代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D. 冬天
  2. “青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清晨
    • B. 月亮
    • C. 夕阳
    • D. 星星
  3. 诗中提到的“秦川”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关中地区
    • B. 江南地区
    • C. 北方草原
    • D. 西南山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兄弟之间的情感联系。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枯荣展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七夕) 会河道中 弟子厚自相山徙居湖塘又复一月矣距外除只数 和富公权宗丞十站 和子远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 和文倅侯彦嘉二首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 再用奴字韵寄李廷吉 清江引用苏养直韵示王觉民 和褒山因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居结尾的成语 谣传 虫字旁的字 捉鼠拿猫 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弹冠振衿 辒辌车 飠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后话 包含亡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客死他乡 归根结蒂 威风凛凛 士穷见节 彑字旁的字 裤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