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凊风岭》

时间: 2025-04-24 03:07:23

诗句

赤霞城畔女郎身,曾将罗袖障胡尘。

半岩竹泪犹啼月,一水菱花解照人。

那取藁砧还破镜,秪持完壁碎强秦。

江天风雨来何急,似觉诗成泣鬼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7:23

原文展示:

赤霞城畔女郎身,
曾将罗袖障胡尘。
半岩竹泪犹啼月,
一水菱花解照人。
那取藁砧还破镜,
秪持完壁碎强秦。
江天风雨来何急,
似觉诗成泣鬼神。

白话文翻译:

在赤霞城旁,姑娘的身影依稀可见,她曾用轻薄的罗袖遮挡胡人的尘埃。半山岩石上,竹子似乎在泪水中呼啸,仍在月光下啼哭。一水相映的菱花,恰似在照耀人间。那将稻草制成的砧板又何曾能替代破碎的镜子呢?只好抱着完好的墙壁,眼见强秦的破碎。江天之间,风雨来得何其急促,似乎感到我的诗篇也能让鬼神为之泣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霞城:在诗中指代一个美丽的地方,可能是隐喻。
  • 罗袖:轻薄的袖子,象征女子的柔美。
  • 胡尘:指外族的尘土,暗含外族入侵的意象。
  • 竹泪: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形象化为“泪”。
  • 菱花:菱角的花,生长在水边,象征清丽。
  • 藁砧:用稻草制成的砧板,这里暗喻现实的无奈。
  • 完壁:完整的墙壁,意味着不可改变的事实。

典故解析:

  • 强秦:指的是秦朝,这里象征着强权和压迫。
  • 鬼神:古代文化中,诗歌的力量可以触动神灵,体现了艺术的神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因其在文学和艺术上的贡献而被后人称道。徐渭的诗风独特,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强烈的个性,作品多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凊风岭》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以及国家命运的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夕阳下的姿态,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忧伤。通过“罗袖”和“胡尘”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外族侵扰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用“竹泪”和“菱花”描绘出自然的神韵,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悲凉的氛围,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通过“藁砧”和“破镜”的比喻,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悲哀。诗人意识到,尽管有完好的希望,但强权的压迫却让人感到无力。结尾的“江天风雨来何急”,则是一种对未来的沉思,诗人似乎在感叹风雨来临的急促,也在反思自己所作的诗歌,能否打动人心,唤起世人的共鸣。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徐渭作为诗人的深邃和广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赤霞城畔女郎身”: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美丽的黄昏时分,暗示了青春与美丽。
  2. “曾将罗袖障胡尘”:女子用轻薄的衣袖遮挡外族的污浊,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3. “半岩竹泪犹啼月”: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如同泪水,展现了自然的情感与诗人的感伤。
  4. “一水菱花解照人”:水中的菱花映照出人的形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5. “那取藁砧还破镜”:用稻草制成的砧板无法替代破镜,隐喻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6. “秪持完壁碎强秦”:尽管完好无损,却无法抵挡强权的侵袭,表现出内心的无力感。
  7. “江天风雨来何急”:风雨的来临急迫,暗示社会动荡与不安。
  8. “似觉诗成泣鬼神”:诗歌的力量能让鬼神为之动容,表现出艺术的神秘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泪”形象化自然的情感。
  • 拟人:将竹子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了良好的对称。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霞城:象征美好和青春。
  • 罗袖:代表柔美与脆弱。
  • 胡尘:外族入侵的象征。
  • 竹泪:自然的哀愁与情感。
  • 菱花:纯净与美丽的象征。
  • 藁砧:现实的无奈。
  • 完壁:对理想的坚持与无力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霞城”象征什么? A. 美好与青春
    B. 战争与破坏
    C. 自然与宁静
    答案:A

  2. “那取藁砧还破镜”中的“藁砧”象征了什么? A. 希望
    B. 现实的无奈
    C. 爱情
    答案:B

  3. 诗歌结尾提到“泣鬼神”是为了强调什么? A. 诗歌的力量
    B. 自然的美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徐渭《凊风岭》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但徐渭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生命的醉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其七 忆秦娥 其二 忆秦娥 闲情 忆秦娥 其二 忆秦娥 忆秦娥 本意怀仙 忆秦娥 送仙品妹 忆秦娥 忆秦娥 癸酉春暮检视旧稿感赋 忆秦娥 石湖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结尾的成语 外郭 龠字旁的字 案理 弓字旁的字 晖焕 图身忘国 镸字旁的字 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互助会 知德 坐客无毡 窃窃私语 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至清则无鱼 发隐摘伏 走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