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时间: 2025-05-07 07:25:00

诗句

小冠白叠步东园,元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犹似窄,八周御魅讫能旋。

道如韩子频离世,文比欧公复并年。

我不衔恩畏清议,束刍难致泪潸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00

原文展示:

小冠白叠步东园,元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犹似窄,八周御魅讫能旋。
道如韩子频离世,文比欧公复并年。
我不衔恩畏清议,束刍难致泪潸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身着小冠,白色的衣服,走在东园里,仿佛是青城山的仙人。六合之内的名声虽盛,但仍觉得空间狭小;八周之内的魅力,仿佛能够让人陶醉。道理如同韩愈频频离开世间,文采就像欧阳修那样,与时俱进。我并不因受恩而畏惧清白的议论,然而眼泪却因无法承受丧失而不自禁地流下。

注释:

  • 小冠:古代男子的一种帽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 白叠:白色的衣服。
  • 东园:指的是东边的园林,可能是隐喻某种理想或境界。
  • 青城:青城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和超脱。
  • 六合:指天地万物,强调名声的广泛。
  • 八周:指八方,象征着广阔的影响力。
  • 韩子: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以直言不讳著称。
  • 欧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代表了文采的高峰。
  • 束刍:束草,形容悲伤的情绪,难以自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写自然,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为挽亡友米黻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追思与哀悼。米黻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苏轼与其交情深厚,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米黻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用“小冠白叠”描绘了一个飘逸的形象,仿佛是仙人般步履轻盈,暗示着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六合和八周的比喻,表现了虽然名声在外,却依然感到狭隘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而后两句则引入韩愈和欧阳修,表明苏轼对文学的崇敬与对友人的惋惜。最后一句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并不在乎外人的清白议论,而是因失去朋友而感到难以自持的悲伤,情感真挚动人,令人动容。整首诗在清丽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刻的哲理和浓烈的情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冠白叠步东园:描绘了诗人或友人的飘逸形象。
  2. 元是青城欲度仙:与青城山的仙境相对照,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3. 六合著名犹似窄:即使名声在外,内心却感到狭窄。
  4. 八周御魅讫能旋:指广泛的魅力,却又有些虚幻。
  5. 道如韩子频离世:引入韩愈,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6. 文比欧公复并年:提到欧阳修,说明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7. 我不衔恩畏清议:表明自己不在乎外界的评价。
  8. 束刍难致泪潸然:流露出失去友人后的深切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冠白叠”暗示高洁的理想。
  • 对仗:如“道如韩子,文比欧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小冠、白叠:象征清高与纯洁。
  • 东园、青城: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境地。
  • 六合、八周:象征名利与影响力的广泛。
  • 韩子、欧公:代表了文学的传承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冠白叠步东园”中的“小冠”指的是: A. 一种帽子
    B. 一种花
    C. 一种地名

  2. 诗中提到的“青城”象征: A. 现实
    B. 理想
    C. 历史

  3. “我不衔恩畏清议”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外界评价的漠视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对友人怀念的表达上,苏轼更显得洒脱与深情,而杜甫则更多地流露出世事的沉重与无奈。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折杨枝 铜雀妓 相和歌辞。婕妤怨 横吹曲辞。梅花落 采莲曲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寄陇右严判官 长信宫 送别 拟娼楼节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颛面 回肠百转 靣字旁的字 月缺重圆 王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外有天 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爚的词语有哪些 叽哩旮旯 形影相依 韦字旁的字 敝盖不弃 无蒂 微察秋毫 敢不唯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