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0:16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作者:苏轼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
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
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
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
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
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
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
仍把紫菊茱萸,
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
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
一江醇酎。
我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三次过重阳节,
每年都和太守徐君猷在栖霞山相聚。
今年他将要离开,乞求调任湖南。
想到这一点,不禁感到惆怅,因此作此词。
笑谈人生如梦,漂泊已三年,
又迎来了重阳节。
白发苍苍,面对荒凉的园子,我感到无奈。
幸好有心情,喜欢饮酒,无所事事,
如同古人那样知足常乐。
年年登高,岁岁落帽,
风景依然如故。
这次聚会应当要痛痛快快地喝醉,
再把紫菊和茱萸,
细细品味,反复嗅闻。
在霜风中摇落的树叶,手栽的两棵柳树。
明年今天,望你能回头看看我,
在江边举杯畅饮。
与州里的朋友,饮你留下的美酒,
共度这一江的醇香。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晚年居于黄州,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作品。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重阳节将至,想念即将离去的朋友徐君猷,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以重九节为背景,勾勒出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场景。诗人在黄州度过了三年,面临好友离去的惆怅,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以“余谪居黄”引出,直接点明身世,随后提到与徐君猷的相聚,增添了友情的温暖。诗中反复出现的“年年”、“岁岁”,在时间的流逝中彰显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在描绘重阳节的习俗时,提及“紫菊茱萸”,不仅表现了节日的氛围,还寓意长寿与美好的祝愿。诗人用“摇落霜风”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意境,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在衰老与离别中,也应珍惜当下,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诗的最后几句以饮酒作结,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虽有惆怅,但更有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词以抒情为主,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整首词通过重阳节的聚会,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在离别与衰老中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苏轼在黄州被贬的时期,他的朋友是谁?
在诗中,苏轼提到的“紫菊”和“茱萸”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