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杨枝》

时间: 2025-07-26 11:30:33

诗句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

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

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30:33

原文展示:

折杨枝
作者: 刘方平〔唐代〕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
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
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白话文翻译:

在官渡,初春的杨柳已经发芽,微风吹来,柳枝轻轻摇曳。走在武昌的路上,真是最美的风景。晚霞映照着树叶,黄鹂在夕阳中歌唱,清晨时花繁似白雪。每年我都忍不住攀折柳枝,心中却流淌着无法言表的惆怅与遗憾。

注释:

  • 官渡:地名,指的是河流交汇之处,象征春天的生机。
  • 武昌:古地名,指的是今湖北武汉一带,因其风景优美而闻名。
  • 黄鹂:一种鸟,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
  • 纤腰:指细腰,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方平,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夹杂着对过往岁月的惆怅。

诗歌鉴赏:

《折杨枝》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渡和武昌的自然风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杨柳的摇曳,传达出春风的温柔与生机,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提到武昌的美丽,诗人似乎沉浸在这幅画卷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随着黄鹂的鸣唱和花朵的繁盛,诗人对春天的怀念愈加深厚。然而,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每年都想攀折柳枝,但心中的惆怅却如同细腰般绵长,令人不胜唏嘘。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机与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渡初杨柳:描写春天来临,官渡的杨柳开始发芽,象征着新生。
  2. 风来亦动摇:微风吹来,柳枝轻轻摇曳,体现了春天的柔和。
  3. 武昌行路好:武昌的景色优美,适合行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
  4. 应为最长条:柳枝轻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5. 叶映黄鹂夕:黄鹂在夕阳中鸣叫,树叶的映衬显得生动而美丽。
  6. 花繁白雪朝:早晨时花开繁盛,像白雪一样洁白,描绘了春日的美好。
  7. 年年攀折意:每年都想攀折柳枝,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8. 流恨入纤腰:心中的惆怅如同细腰般绵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白雪”,强调其洁白美丽。
  • 拟人:柳枝在风中“动摇”,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形成工整的对称。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景象展开,同时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黄鹂:代表春天的音乐与生命。
  • 白雪:象征纯洁、美丽的事物,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昌”是指什么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个古地名
    • D. 一个花园
  2. “年年攀折意”中的“意”指的是什么?

    • A. 欲望
    • B. 惆怅
    • C. 感情
    • D. 意思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春天的景色,但更多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离别时的惆怅,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明发梅州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後一首用辘轳体二首 轿中风翻书卷 罗溪望夫岭二首 其一 极暑题钓雪 微雨,玉井亭观荷 过新开湖五首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唇劣嘴 反文旁的字 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初露头角 檠天架海 见字旁的字 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造谣生事 凵字底的字 韋字旁的字 包含晨的词语有哪些 鹅颈 蟋蟀草 负山戴岳 朱襄 嵽嵲 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