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方广圣灯》

时间: 2025-04-25 13:46:24

诗句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

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6:24

原文展示:

方广圣灯 张栻 〔宋代〕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白话文翻译:

在幽暗的山谷中,传说有明亮的夜灯闪烁,但有多少人愿意费力去追寻呢?山中的光景不过是平常之事,却足以嘲笑尘世间万般纷繁的心思。

注释:

  • 阴壑:幽暗的山谷。
  • 炯:明亮的样子。
  • 高合:高度的契合,这里指费力追寻。
  • 尘寰:尘世,人间。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明显使用典故,而是通过山谷夜灯的传说,表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作于其游历山川时,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山川时所作,通过山谷夜灯的传说,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作者的理学思想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山谷夜灯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首句“阴壑传闻炯夜灯”,以幽暗的山谷和明亮的夜灯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次句“几人高合费追寻”,反问句式表达了对于人们是否愿意费力追寻这种自然之美的质疑。末句“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认为山中的光景不过是平常之事,却足以嘲笑尘世间万般纷繁的心思,体现了作者的超然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阴壑”和“炯夜灯”的对比,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次句以反问句式,表达了对于人们是否愿意费力追寻这种自然之美的质疑。
  • 末句直接点明主题,认为山中的光景不过是平常之事,却足以嘲笑尘世间万般纷繁的心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阴壑”和“炯夜灯”的对比,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反问:次句以反问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山谷夜灯的传说,表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作者的理学思想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阴壑:幽暗的山谷,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炯夜灯:明亮的夜灯,象征着自然之美和超然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阴壑”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地方 B. 幽暗的山谷
  2. 诗中的“炯夜灯”象征着什么? A. 尘世的纷扰 B. 自然之美和超然的态度
  3. 诗的末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尘世纷扰的认同 B. 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方广圣灯》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通过山谷夜灯的传说来表达这种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九 望江南 贺汝伦兄新居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 题黄楚桥先生独立图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四 望江南 其三 乡思 望江南 其一 秋景 望江南词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搔到痒处 屈戌 秋课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三点水的字 骨字旁的字 心开目明 社会制度 送开头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似曾相识 如拾地芥 誓日指天 米字旁的字 往莅 马字旁的字 包含臂的词语有哪些 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