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五 菊隐》

时间: 2025-05-07 08:54:39

诗句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39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五 菊隐

张栻 〔宋代〕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白话文翻译

不愿与桃李争艳,甘愿与艾蒿为伍。有德之人一经品题,愈发觉得其风味高雅。

注释

  • 竞桃李:与桃李争艳,比喻追求世俗的繁华和赞美。
  • 艾蒿: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比喻平凡或不被重视的事物。
  • 德人:有德行的人,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 题品:品评,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道德修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曾氏山园所作的十一首诗之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首句“不肯竞桃李”,以桃李的艳丽来比喻世俗的繁华和赞美,而“不肯”二字则表明了诗人的超然态度。次句“甘心同艾蒿”,以艾蒿的平凡来比喻隐逸生活的朴素,而“甘心”则显示了诗人的自愿选择。后两句“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强调了有德之人的品评对于提升事物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肯竞桃李:诗人不愿与世俗的繁华和赞美争艳,表现了超然物外的态度。
  2. 甘心同艾蒿:诗人甘愿与平凡的艾蒿为伍,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德人一题品:有德之人的品评能够提升事物的价值,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4. 愈觉风味高:经过有德之人的品评,事物的风味愈发显得高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竞桃李”与“同艾蒿”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拟人:将“德人”赋予品评的能力,使其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世俗的繁华和赞美。
  • 艾蒿:象征平凡和朴素。
  • 德人:象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和赞美 B. 平凡和朴素 C. 高尚的品德 D. 隐逸生活

  2. 诗中的“艾蒿”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和赞美 B. 平凡和朴素 C. 高尚的品德 D. 隐逸生活

  3. 诗中的“德人”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和赞美 B. 平凡和朴素 C. 高尚的品德 D. 隐逸生活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

诗词对比

  • 张栻《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五 菊隐》与陶渊明《饮酒》: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是研究隐逸诗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竹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春词 长相思 闺怨 长相思 其三 长相思•舟泊 长相思 春恨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律的词语有哪些 啭喉 丶字旁的字 害忠隐贤 醉书 踏蹂 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似漆投胶 禾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猿悲鹤怨 面如方田 胔骸 包含奋的词语有哪些 嚼舌头 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