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37
原文展示:
鹿鸣宴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 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八桂之地山川秀丽,而今南州的文化更是繁荣昌盛。 在秋风中,我带着书和剑,远行万里;在春日里,我在端门前拜见皇帝。 在圣明的时代,选拔人才首先看重实用性,儒生报效国家,难道只是为了个人的谋求吗? 且看我在朝廷上的策论,三千字中,写满了平时对农田的忧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强调实用和报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参加鹿鸣宴时所作。鹿鸣宴是古代科举考试后,由皇帝主持的宴会,用以庆祝新科进士的诞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时政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山川文化,展现了南州文化的繁荣。诗中“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一句,既表达了作者远行的决心,也描绘了他在朝廷上的荣耀时刻。后两句则强调了儒生的责任和使命,即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更是为了国家的实用和报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儒生的责任和使命,即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更是为了国家的实用和报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八桂”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广西 B. 广东 C. 湖南 D. 湖北 答案:A
“端门拜冕旒”中的“冕旒”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礼冠 B. 官员的帽子 C. 士兵的头盔 D. 文人的头巾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廷策三千字”是指什么? A. 作者的日记 B. 作者的策论 C. 作者的诗歌 D. 作者的小说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