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0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7:06
原文展示:
登江陵郡城观雪 张栻 〔宋代〕
黄云澹四垂,飞雪忽无际。 排空风力静,整整若有制。 穿林初着花,点瓦已成毳。 低连七泽波,远接关河势。 凭城领奇观,壮思起病滞。 四年领边州,气候苦多盭。 清秋日昏昏,仲冬雷虺虺。 雪花有时零,转首即开霁。 及兹洗瘴眸,天公岂无意。 为邦抱百忧,但原得丰岁。 对之一欣然,一饮心已醉。 春前尚余腊,三白或可冀。 更约竹间梅,共作岁寒计。
白话文翻译:
黄色的云淡淡地向四周散开,飞雪突然间无边无际。 空中风力平静,整齐有序仿佛受到控制。 雪花穿过树林初似花朵,点缀在瓦上已成绒毛。 低处连绵着七泽的波涛,远处连接着关河的气势。 站在城上领略这奇观,激发了病中的壮思。 四年来治理边州,气候多变令人苦恼。 清秋时节日光昏暗,仲冬时节雷声隆隆。 雪花偶尔飘落,转眼间天就放晴。 此时洗去眼中的瘴气,天公难道无意为之? 为国家怀抱百忧,只愿迎来丰收之年。 面对此景心中欣喜,一杯酒下肚心已醉。 春前尚有腊月,或许能期待三白(指大雪)。 更约定与竹间的梅花,共同谋划度过寒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江陵郡城观雪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对社会稳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观雪为切入点,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黄云澹四垂,飞雪忽无际”描绘了雪天的壮阔景象,而“穿林初着花,点瓦已成毳”则细腻地刻画了雪花的美态。作者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丰收之年的期盼。诗的结尾“更约竹间梅,共作岁寒计”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与梅花共度寒冬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对社会稳定的期望,体现了作者的理学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云澹四垂”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天空的广阔 B. 雪天的壮阔 C. 云彩的散开 D. 风力的平静
诗中“穿林初着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诗的结尾“更约竹间梅,共作岁寒计”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C. 与梅花共度寒冬的决心 D. 对丰收之年的期盼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