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养鸷词》

时间: 2025-07-29 14:19:28

诗句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19:28

原文展示: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白话文翻译:

养鹰并不是为了玩弄它的外形,而是希望它能在猎杀时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年轻人对这个道理不明白,整天不停地喂养着小鹰。小鹰在网里啄食黄嘴,每天早晚都有剩余的食物。哪里知道到了放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因太重而无法飞翔。羽毛丰厚的鹰止在林间的上方,狡猾的兔子在南北之间灵活地逃窜。饮食已经满足,怎么能让它再去辛劳展翅呢?

注释:

  • :指猛禽,特别是鹰等鸟类。
  • 击鲜力:指猎杀时所需的力量。
  • :不明白,糊涂。
  • 探雏:指幼鸟,特别是小鹰。
  • :指用来束缚的东西,这里暗指束缚小鹰的绳索或网。
  • 毰毸:形容鹰的羽毛丰厚。
  • 饮啄:指饮水和啄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兆,号宗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赋三方面的成就著称,尤其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养鸷词》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受挫的时期。诗中通过养鹰的比喻,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告诫,强调了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养鸷词》是一首通过养鹰的比喻,来揭示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整首诗在表面上看似在讲述如何养鹰,但实际上是通过鹰的形象传达出对年轻人教育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养鸷非玩形”开篇,直接表明了养鹰的目的,并引出后文对年轻人误解的批判。诗中“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描绘了年轻人对养鹰的误解,认为只要不断喂食就能使鹰强大,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培养方法。

接下来的句子“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则揭示了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会导致最终的失败。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小鹰在放飞时的无奈,反映了教育中对能力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两句“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进一步强调了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如何能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年轻人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养鸷非玩形:直说养鹰不是为了玩弄它的外表。
  2. 所资击鲜力:是希望它能在猎杀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3. 少年昧其理:年轻人对这个道理不明白。
  4. 日日哺不息:每天不停地喂养小鹰。
  5. 探雏网黄口:小鹰在网中啄食黄嘴。
  6. 旦暮有馀食:每天早晚都有剩余的食物。
  7. 宁知下鞲时:哪里知道到了放飞的时候。
  8. 翅重飞不得:它的翅膀因太重而无法飞翔。
  9. 毰毸止林表:羽毛丰厚的鹰停在林间的上方。
  10. 狡兔自南北:狡猾的兔子在南北之间灵活地逃窜。
  11. 饮啄既已盈:饮食已经满足。
  12. 安能劳羽翼:怎么能让它再去辛劳展翅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养鹰比作对年轻人的教育。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 拟人:通过小鹰的无奈表现人类的教育失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养成过程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通过养鹰的比喻,诗人警示年轻人要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避免因盲目喂养而导致的终身受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猛和力量。
  • 黄口:象征幼稚和依赖。
  • :象征束缚和阻碍。
  • 毰毸:象征成熟和强大。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养鹰的过程,也反映了教育与成长的关系,揭示了在物质满足后,如何面对成长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养鸷非玩形”是什么意思?

    • A. 养鹰是为了美观
    • B. 养鹰是为了猎杀
    • C. 养鹰是为了娱乐
  2. “少年昧其理”中的“昧”指什么?

    • A. 明白
    • B. 不明白
    • C. 有所了解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如何养鹰
    • B. 教育的重要性
    • C. 自然环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
  •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对比,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禹锡传》

相关查询

天香 天香 吸淡巴菰烟,蹙口出之,一一皆成圆圈,亦闺中之一技也,为谱此词 天香亭歌 天香 一丛花 闰三月三日竹逸斋头看紫牡丹记前月修禊虞山故前半阕及之 一丛花 杨梅 一丛花 咏白丁香同远公天石和原白韵 一丛花 为尤悔庵悼亡 一丛花 一丛花 暮春感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绵顿 豸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怪力乱神 月字旁的字 盗名 包含啭的词语有哪些 含意未申 镇星 鼎字旁的字 垂拱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尘相 货赂公行 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雨交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