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诉衷情 秋夜》

时间: 2025-05-06 05:13:08

诗句

蛩声泣罢夜初阑。

香润彩笼残。

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

灯蕊细,漏声单。

透香寒。

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13:08

原文展示: 诉衷情 秋夜 叶小鸾 〔明代〕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灯蕊细,漏声单。透香寒。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乾。

白话文翻译: 蟋蟀的哀鸣声停歇后,夜色刚刚开始深沉。香炉中的香气渐渐消散。多情的明月与之相映,仿佛在陪伴着人们闲适。灯芯细长,滴漏声单调。透出淡淡的寒意。风声萧瑟,落叶声干涩,一切都显得凄凉。

注释:

  • 蛩声:蟋蟀的叫声。
  • 夜初阑:夜色开始深沉。
  • 香润彩笼残:指香炉中的香气渐渐消散。
  • 灯蕊细:灯芯细长。
  • 漏声单:滴漏声单调。
  • 透香寒:透出淡淡的寒意。
  • 萧萧瑟瑟:形容风声。
  • 恻恻凄凄:形容凄凉的气氛。
  • 落叶声乾:落叶声干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细腻婉约。此诗描绘秋夜的寂静与凄凉,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孤独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夜晚的寂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孤独和凄凉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诗中,“蛩声泣罢夜初阑”一句,以蟋蟀的哀鸣声停歇来暗示夜色的深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则通过明月的形象,赋予夜晚以温情,仿佛明月在陪伴着孤独的人。后几句通过“灯蕊细,漏声单”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感。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凝练,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凄凉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蛩声泣罢夜初阑”:以蟋蟀的哀鸣声停歇来暗示夜色的深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
  • “香润彩笼残”:指香炉中的香气渐渐消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 “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通过明月的形象,赋予夜晚以温情,仿佛明月在陪伴着孤独的人。
  • “灯蕊细,漏声单”:通过灯芯细长和滴漏声单调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感。
  • “透香寒”:透出淡淡的寒意,增强了夜晚的凄凉氛围。
  • “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乾”:通过风声和落叶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凄凉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多情明月相映”,将明月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萧萧瑟瑟,恻恻凄凄”,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凄凉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意象分析:

  • 蛩声:蟋蟀的叫声,象征夜晚的寂静。
  • 明月:象征温情和陪伴。
  • 灯蕊:象征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落叶声:象征季节的变迁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蛩声泣罢夜初阑”一句中的“蛩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蟋蟀的叫声 C. 鸟鸣声
  2. 诗中“多情明月相映”一句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温情和陪伴 C. 寒冷
  3. 诗中“萧萧瑟瑟,恻恻凄凄”一句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同样描绘秋夜的寂静与凄凉,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词对比:

  • 叶小鸾《诉衷情 秋夜》与杜牧《秋夕》: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但叶小鸾的诗更加细腻婉约,而杜牧的诗则更加含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女诗人诗选》:收录了叶小鸾等明代女诗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太息 杭湖夜归 雪晴至後园 右题天童山宿鹭亭 首春连阴 九月初作 一落索 小池 书怀绝句 春晚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管材 首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白刃 魚字旁的字 陬月 装傻充愣 脗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晩荣 齐字旁的字 湿哭干啼 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匡时济世 薰以香自焚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