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1:32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秋夜 秋声又到梧桐井。半廊花雾笼虚影。试唤侍儿来。纱窗带月开。浮光怜露叶。暗草蛩凄切。何事独愁予。新词吟未如。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声音再次传到梧桐树旁的井边。半廊上,花雾笼罩着虚幻的影子。试着呼唤侍女过来。纱窗随着月光打开。浮动的光芒怜爱着带露的叶子。暗处的草丛中,蟋蟀声凄切。为何独自感到忧愁。新写的词还未能吟咏得如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小鸾(约1584-1639),明代女诗人,字琼章,号瑶池仙子,江苏吴江人。她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此诗创作于秋夜,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忧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对新词未能如愿吟咏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诗中“秋声又到梧桐井”一句,以秋声为引,勾起了读者对秋夜的联想。“半廊花雾笼虚影”则进一步以花雾和虚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后句“试唤侍儿来。纱窗带月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增添了诗的亲切感。而“浮光怜露叶。暗草蛩凄切”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情。最后两句“何事独愁予。新词吟未如”,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创作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新词未能如愿吟咏的遗憾。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情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秋声又到梧桐井”中的“秋声”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风声 B. 秋天的落叶声 C. 秋天的雨声 D. 秋天的鸟鸣声
诗中“半廊花雾笼虚影”中的“虚影”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影子 B. 模糊的影子 C. 清晰的影子 D. 移动的影子
诗中“试唤侍儿来”中的“侍儿”指的是什么? A. 侍卫 B. 侍女 C. 侍从 D. 侍者
诗中“纱窗带月开”中的“纱窗”指的是什么? A. 木窗 B. 铁窗 C. 纱制的窗 D. 玻璃窗
诗中“浮光怜露叶”中的“浮光”指的是什么? A. 阳光 B. 月光 C. 灯光 D. 星光
答案:1. A 2. B 3. B 4. C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